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稿 > 正文

【港口雄开万里流】这里,是青岛港!

2022年08月18日 12:21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青岛讯(记者宋雅静 王蒙 朱晓航)8月16日,“港口雄开万里流”网络主题活动在山东青岛启动,记者一行来到青岛港,实地感受青岛港在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中的强劲脉动。

  东经120°19′,北纬36°04′,这里是东北亚最繁忙的港口——山东港口青岛港。

  全球最大2.4万TEU集装箱巨轮来去自如,几乎平均每一秒都有一个集装箱在这里装卸。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三年来,依托一体化的更大平台,青岛港突破传统港口发展瓶颈,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大局,在疫情冲击全球港航业的背景下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货物吞吐量接连超越新加坡港、广州港,跃居世界第四;集装箱吞吐量赶超釜山港,跃居世界第六;新增航线55条,增速创下历史之最,航线总数达215条,稳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海铁联运班列达到67条、内陆港达到28个,海铁联运箱量年均增幅14.2%,连续七年稳居全国第一;国际航运枢纽竞争力指数位居东北亚之首。

  黄海之滨,胶东湾畔,依托信息化、智能化,山东港口青岛港正在加速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推荐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