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稿 > 正文

【港口雄开万里流】小海藻如何变身大产业?一个实验告诉你

2022年08月18日 13:4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青岛讯(记者宋雅静 王蒙 朱晓航)8月17日,“港口雄开万里流”采访团走进青岛明月海藻集团,了解小小海藻如何伴随港口发展成为大健康产业。

  火腿肠、冰淇淋、啤酒、面包……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食物却都与“海藻”密不可分。原来在这些食物的加工过程中,都需要一种食品添加剂——海藻酸钠。作为一种天然多糖,它具有稳定、易溶解、增稠、安全等一系列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药物制剂、印纺工业等领域。

  明月五彩文旅集团总裁尹杰现场演示介绍:“很多火腿肠中的白色物质其实并不是脂肪和肥肉,而是海藻酸钠。海藻酸钠能够有效改善肉制品的品质,在肉类制品加工过程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替代部分脂肪,降低约50%动物脂肪的用量,形成健康低脂的特点。”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青岛是我国最早开展海藻综合利用的城市,多年来,以海藻为原料做成的诸多工业级、食用级、医药级产品均为国内首创。随着“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目标的提出,青岛将拿出更大决心,向蓝色要动力、向海洋要活力,实现进位争先。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推荐
閸掑棔闊╅崚甯窗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