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沈阳12月10日讯(记者 孙潜彤)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辽宁各地把“四下基层”作为主要抓手,广大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围绕民生诉求开展调研,建立民生项目清单,开展“民呼我应”,探索“举一反三”。实行问题“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切实看到主题教育的成效。
辽宁鞍山市铁东区东山街55号,是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孟泰的旧居。记者采访时,从院子里迎出来的孟庆珍是孟泰的长女。这位89岁的老人依然活跃在传承弘扬劳模精神的宣讲一线,不久前还在社区里给居民讲党课。“政府对老旧小区可重视啦,又铺砖,又绿化。把小区扮漂亮,我也想出一份力。”
“居民吹哨,干部报到。咱们基层党员干部的电话就明示在街路醒目处。”铁东区园林街道办事处主任刘凯闻说,快速响应居民诉求已形成机制。诸如小区居民反映的街路不平整、停车混乱等问题,政府职能部门梳理出同类、高频问题,拿出统一方案集中解决群众难心事。从解决一件事到办好一类事,鞍山在主题教育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服务群众,把群众的“身边事”当作“心头事”,着力完善从点到面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机制。
入冬以来,辽宁辽阳市开展党员、干部“访民问暖”入户调研。针对居民小区“孤岛户”“房山户”室温较低的情况,当地采取铺设外墙保温、调整供热参数等综合措施保供暖。辽阳白塔区兴盛园小区居民杜丽丽说:“我们小区已有30多年房龄,保温不好,这回政府给旧房子外墙做了保温层,家里的温度比去年高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