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青岛12月11日讯(记者 刘成)近年来,山东青岛加快构建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在供给端,当地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体系加速形成;在产业端,青岛发力风、光、氢、储等多个新能源赛道踊跃布局,一批新项目次第落地,新技术成果不断涌现。
在位于胶州市里岔、铺集、洋河三个镇的广阔田野上,19座风电机组高高耸立,风叶迎风转动间绿色能源不断输出……这是全国首个预应力桁架结构风电场——金胶州分散式风电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青岛已取得规模化开发,莱西市、胶州市、黄岛区已纳入国家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胶州市目前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已累计并网容量达405兆瓦。”胶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李洋静介绍。
海上光伏发电取得新突破,中电建115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大唐HG38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等一批海上光伏发电项目在逐步展开。“目前,我市新能源发电总装机达到449万千瓦,占全市发电总装机的一半,总量首次超过煤电装机,有力促进了全市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青岛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卞成说。
顺应海上风电机组“大容量、规模化”发展趋势,青岛加快推进上海电气风电装备产业园等装备制造项目、通裕重工大型海上风电产品配套能力提升项目。作为布局海上风电能源装备产业的关键核心零部件,今年6月,青岛制造首台大功率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电气上合风电装备产业园下线。青岛电力装备制造企业电力钢构类、风电塔架等多种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