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北京4月10日讯(记者 姚亚宁)国新办10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山东省有关负责同志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介绍相关情况。
“山东是人口大省、文化大省、资源大省、经济大省,承载着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责任。”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说。
数据显示,山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近3年年均增长6%以上,2023年达9.2万亿元,万亿元级城市有3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51%、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速近3年保持在12%以上,全国重点实验室达到21家,发明专利拥有量去年达到24万件、同比增长26.5%。高铁营业里程达到2810公里、居全国第一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400公里。
周乃翔介绍,当前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的种类达373种,黄河滩区迁建的居民人数共60万人,在全国推广耐盐碱作物新品种800万亩,沿黄9市压减整合炼钢、电解铝、炼油产能3700万吨。“接下来,我们将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围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重点抓好3件事。”周乃翔说,一是确保黄河长久安澜。实施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着力提升东平湖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水平。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快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高质量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三是推动沿黄区域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打造黄河流域科创大走廊,做大做强高端装备、绿色化工、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