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亦庄提升自动驾驶产业聚集度

2024-05-30 08:59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淼)

北京亦庄提升自动驾驶产业聚集度

2024年05月30日 08:59   来源:经济日报   杨学聪

  独角兽企业聚集、自动驾驶产业生态日趋完善。随着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北京亦庄不断提升自动驾驶产业引力和聚集度。在这个强大的“引力场”中,目前已聚集了20多家自动驾驶领域的独角兽和独角兽(潜力)企业,初步形成了由整车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创新型企业为主导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生态。

  在北京亦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园里,芯驰科技在展厅陈列了全系列芯片产品及解决方案,覆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中央网关等领域。这家“超级独角兽”企业,是国内头部车规级芯片厂商——在智能座舱和智能车控领域实现大规模量产,全系列产品实现超过500万片的量产出货,覆盖40多款主流车型,服务中国90%以上的主机厂和多家国际主流车企。芯驰科技副总裁陈蜀杰告诉记者,“芯驰科技与北京亦庄的产业生态完美契合,落户北京亦庄不过一年,已经与多家上下游企业达成合作。我们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与本地资源共振共赢,实现更大发展”。

  汽车芯片是自动驾驶的“心脏”,大算力和通用性是其发展趋势。辉羲智能就是一家专注研发自动驾驶车规大算力芯片的企业。“我们主要解决的是在高阶智能驾驶领域,国产大算力芯片的稀缺性问题。”辉羲智能联合创始人杨玥说,瞄准以城区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为代表的高阶自动驾驶功能,他们致力于打造创新车载智能计算平台,提供高阶智能驾驶芯片、易用开放工具链及全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运用独创性“数据闭环定义芯片”方法学,可支撑超百亿级参数大模型的车端部署,助力车企实现优质高效的自动驾驶量产交付。“我们计划推出高阶智驾芯片R1,这是第一颗国产原生适配Transformer大模型的车规大算力芯片,计划2025年上车量产。”

  在天骥智谷,小马智行的Robotaxi(无人驾驶乘用车),像一位情绪稳定的专车司机,不仅在行驶过程中转向自如,还能根据实际路况减速避让、转弯慢行、停车、启动、变道……小马智行副总裁李衡宇说:“从2017年在北京设立国内研发中心以来,小马智行已经积累了超过3100万公里的自动驾驶里程,相当于几十个普通驾驶员一辈子的驾驶经验。”

  除了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小马智行在自动驾驶卡车领域也有布局。一辆辆满载货物的自动驾驶卡车,从小马智行合作的物流园出发,途经河北廊坊,自京津塘高速驶入天津港。截至2024年3月底,小马智行物流商业运营里程超150万公里,货运总重近2500万吨公里。

  芯驰科技、辉羲智能、小马智行等自动驾驶产业链企业落地发展,是北京亦庄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生态环境、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缩影。

  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刘亚辉表示,目前北京亦庄以新能源智能整车制造为基石,形成了北京奔驰、小米汽车两大重要整车生产基地,布局了国汽智联等一批平台支撑机构,聚集了一批专注于高级别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前装量产高阶智驾方案、汽车智能化核心零部件、汽车芯片研发等领域的独角兽和独角兽(潜力)企业,形成了完善的自动驾驶产业生态。

  此外,北京亦庄通过统筹车路云网图各类资源进行融合试验,打通网联云控式自动驾驶的关键环节,打造了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的城市级工程试验平台;并已在160平方公里范围内实现车路云网图一体化覆盖,八大应用场景全面示范,部署车辆超过800辆,为30家测试车企发放道路测试通知书,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近3000万公里。

  “我们通过政策创新和场景创新,把整个城市打造成全球自动驾驶企业的真实世界试验场,不断为新产品、新技术提供测试验证环境,加速自动驾驶产业链技术突破和应用创新,为自动驾驶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坚实的技术‘底座’。”刘亚辉告诉记者,接下来,北京亦庄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创新投入,以独特的“亦庄引力场”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人才汇聚,促进自动驾驶产业高质量发展。 (经济日报记者 杨学聪)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