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平: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突破

2024-06-05 08:14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淼)

金观平: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突破

2024年06月05日 08:14   来源:经济日报   金观平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并强调要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突破,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并实施以来,规划政策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不断巩固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立,区域协调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扎实推进,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持续位居全国前列。2023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地区生产总值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占全国比重24.4%;长三角地区“万亿之城”达到9个,占全国比重超过三分之一。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进入“第二个五年”。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突破,必须继续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统筹龙头带动和各扬所长,统筹硬件联通和机制协同,统筹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

  基础在“一体化”。一体化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高级形态,比协调、协同发展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全面推进,一体化交通网络初步形成,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成效明显,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刻变化。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仍有许多深层次问题有待进一步破解,要加大制度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实现更大突破,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配合,推动一体化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使长三角真正成为区域发展共同体,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关键在“高质量”。长三角地区拥有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约四分之一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集聚了全国34%的高新技术企业、47%的科创板上市企业。由上海提供芯片、软件等组成汽车“大脑”,江苏提供动力电池,浙江提供一体化压铸机,安徽整车组装……在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加速协同发展,新能源汽车形成了“4小时产业圈”。创新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长三角地区具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坚实基础。要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推动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技资源,营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积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更好联动长江经济带、辐射全国,并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努力成为畅通我国经济大循环的强大引擎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做好这篇文章,需要持续发力、形成合力。6月5日至6日,一年一度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将在浙江温州召开,届时三省一市将进一步谋深谋实更多合作事项。随着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长三角地区在全国高质量发展中经济增长极、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的作用也将得到更好发挥。(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