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新高铁累计发送旅客突破1.4亿人次 促进西部开发战略实施

2024-07-09 08:4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自2014年12月26日开通运营以来,不到10年时间里,兰新高铁累计发送旅客突破1.4亿人次,为提升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兰新高铁的顺利建成和运营,是铁路有力支持西部地区发展的缩影。以兰新高铁为主骨架,西北地区高速铁路不断纵横延展,先后建成一批与兰新高铁紧密衔接的线路,铁路网布局不断完善,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形成,极大提升了区域互联互通水平,改善了人民群众出行条件。

  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有效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近10年来,兰新高铁和兰新铁路相互协同,加强了新疆、青海、甘肃3省份与中东部地区的联系,形成畅通的“东联西出”国内国际物流通道,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注入强劲动能,有力促进了旅游资源开发、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

  甘肃积极推进河西走廊旅游环线建设,推出“环西部火车游”经典丝路游,构建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产业链,银发团、研学团等旅游专列热度持续攀升。2023年接待游客8699.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44.1亿元。

  青海深度挖掘高原铁路沿线旅游资源,助力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青海门源县借助兰新高铁便利交通优势,成功将当地油菜花海、高原雪山、森林公园等诸多景区打造成为旅游网红打卡地,帮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新疆棉花、棉纱、核桃、西梅等特色农副产品搭乘火车迅速进入全国市场。乌鲁木齐市的交通网络也因兰新高铁的引入得到极大改善,形成集高速铁路、国际汽车客运站、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常规公交、机场高铁专线、出租汽车等于一体的现代型高铁综合交通枢纽。

  铁路网络的完善,助力西部地区迈向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两大铁路口岸,经兰新铁路开行的中欧班列、中亚班列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今年1月份至5月份,开行中欧班列、中亚班列6419列,同比增长8.7%,为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了更好发挥高铁效用,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铁路部门统筹运用线路和装备资源,优化列车开行方案,灵活增开旅客列车,努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旅客发送量大幅增长,2023年兰新高铁发送旅客2128万人次,较2015年增长99.1%。

  铁路部门落实便民惠民举措,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比如,持续优化客运产品供给,在乌鲁木齐至哈密间推出“计次票”产品,较好地满足了两地间通勤旅客出行需求。重点服务有保障、服务细节更贴心、网络订餐享方便……高铁站车服务的不断升级,让各族群众出行更加温馨便捷。(经济日报记者 齐 慧)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淼)
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兰新高铁累计发送旅客突破1.4亿人次 促进西部开发战略实施

2024年07月09日 08:4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自2014年12月26日开通运营以来,不到10年时间里,兰新高铁累计发送旅客突破1.4亿人次,为提升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兰新高铁的顺利建成和运营,是铁路有力支持西部地区发展的缩影。以兰新高铁为主骨架,西北地区高速铁路不断纵横延展,先后建成一批与兰新高铁紧密衔接的线路,铁路网布局不断完善,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形成,极大提升了区域互联互通水平,改善了人民群众出行条件。

  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有效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近10年来,兰新高铁和兰新铁路相互协同,加强了新疆、青海、甘肃3省份与中东部地区的联系,形成畅通的“东联西出”国内国际物流通道,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注入强劲动能,有力促进了旅游资源开发、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

  甘肃积极推进河西走廊旅游环线建设,推出“环西部火车游”经典丝路游,构建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产业链,银发团、研学团等旅游专列热度持续攀升。2023年接待游客8699.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44.1亿元。

  青海深度挖掘高原铁路沿线旅游资源,助力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青海门源县借助兰新高铁便利交通优势,成功将当地油菜花海、高原雪山、森林公园等诸多景区打造成为旅游网红打卡地,帮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新疆棉花、棉纱、核桃、西梅等特色农副产品搭乘火车迅速进入全国市场。乌鲁木齐市的交通网络也因兰新高铁的引入得到极大改善,形成集高速铁路、国际汽车客运站、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常规公交、机场高铁专线、出租汽车等于一体的现代型高铁综合交通枢纽。

  铁路网络的完善,助力西部地区迈向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两大铁路口岸,经兰新铁路开行的中欧班列、中亚班列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今年1月份至5月份,开行中欧班列、中亚班列6419列,同比增长8.7%,为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了更好发挥高铁效用,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铁路部门统筹运用线路和装备资源,优化列车开行方案,灵活增开旅客列车,努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旅客发送量大幅增长,2023年兰新高铁发送旅客2128万人次,较2015年增长99.1%。

  铁路部门落实便民惠民举措,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比如,持续优化客运产品供给,在乌鲁木齐至哈密间推出“计次票”产品,较好地满足了两地间通勤旅客出行需求。重点服务有保障、服务细节更贴心、网络订餐享方便……高铁站车服务的不断升级,让各族群众出行更加温馨便捷。(经济日报记者 齐 慧)

 

(责任编辑:杨淼)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