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周末,前来位于宁波镇海区永旺村的“手艺人部落”打卡或研学的顾客络绎不绝。在这里,不仅可以学习剪纸、黏土手作、竹篮竹编,而且可以体验缸腌咸齑、油焖笋、手磨年糕和农作腊肠等传统美食的制作流程,还能将精美的工艺品和可口的传统美食带回家。
镇海区既有很多传承久远的老手艺散落在民间,也涌现出不少“手艺经济”的企业,如专做宁波地方特色美食和小吃的缸鸭狗、“三关六码头”等,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2024年11月,由“三关六码头”运营的宁波首个“手艺人部落”在永旺村兴办。开业以来,“三关六码头”邀请公司签约合作的手艺人到“部落”里开设年糕饺、竹篮竹编、福字汤圆、剪纸等本土特色体验课程,将工艺流程简化,降低了学习门槛。如今,在镇海区一些旅游景区、商业广场、特色街区等区域,能看到各行各业“手艺人”的踪影。
为进一步激发老手艺活力,2024年以来,镇海区探索打造“手艺人集聚区”,通过资源整合、平台搭建和政策扶持,为手艺人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镇海区文广旅体局副局长张琳说:“目前,我们已推动160余名手艺人集聚入库,组织了上百场次手艺人活动,推动手艺人与企业签约60余人,吸纳‘家门口’就业近1000人。”
柯如金是宁波老字号柯繁兴糕点的传人,经营着一家食品小作坊,年销售额几十万元。自从与“三关六码头”签约后,通过品牌联名方式合作,借助“三关六码头”的产品开发和销售渠道,柯繁兴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作,年销售额有望达到150万元以上。
为了让“手艺人”创业无忧,镇海区金融机构还发布了“手艺贷”“手艺险”等金融扶持产品。其中,“手艺贷”可为手艺人项目提供首批总共2亿元授信额度,申请成功的还可享受创业贴息、利率特惠等政策。“这份小小的保单,就是一份无言的守护。有了它,手艺人经营更有保障,手艺人守艺更安心。”作为“手艺险”的第一名投保客户,镇海本土手艺工作室代表何云云表示。
在“手艺人集聚区”带领下,“老手艺”不仅有了传承新活力,更成为镇海文旅融合的消费新场景。2024年,通过镇海区手艺人集聚区开展的“寻星”行动,钟情于越窑青瓷文化、精于陶艺的年轻手艺人吴佳佳来到镇海区,并投入300多万元改建念青闲庭青瓷文化体验基地,以公益体验、作品展览等方式,推广青瓷文化,推进文旅融合。目前,该基地已接待手作体验游客50余批次。
在“手艺人集聚区”带动下,镇海区人文经济活力迸发。截至目前,通过手艺人与企业加盟合作等形式,实现“一对一”签约,涉及品牌60余个,带动相关产品销售超2.1亿元,各类沉浸式研学项目吸引学生、游客1.2万余人次。
2025年,镇海区将持续推广“手艺人集聚区”,因地制宜发展“展销研旅”一体化“手艺空间”,并植入旅游景区、特色街区等,鼓励社会资本、民间力量共同参与建设运营。
(经济日报记者 郁进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