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出台《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提出要做好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深入实施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抢占具身智能、量子科技、6G等前沿领域,谋划布局一批省级未来产业创新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争创1个至2个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作为经济总量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的经济大省,广东省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4万亿元,但传统动能放缓、新兴产业尚未完全接续带来的挑战日益明显。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表示,要抓好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壮大,紧盯科技前沿、产业“风口”、市场潮流,努力成为新规则的重要创设者、新赛道的重要主导者。人工智能正在掀起产业变革,机器人时代逐步照进现实。广东兼具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科技创新是发展未来产业的核心要素。2024年广东省研发经费支出约51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3.6%左右,高新技术企业约7.7万家,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创新指数连续5年居全球第二位。强大的科创实力已成为广东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信心之源。
科技创新是“从0到1”的关键突破,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则是“从1到10”的“关键一跃”。南方科技大学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权泽卫表示,当前学校正积极推动广东省新型光电材料和成像器件中试平台的建设工作,为多个未来产业赋能;中试平台是打通“从1到10”的重要环节。权泽卫告诉记者,自2024年起,广东针对未来产业布局了一系列中试平台。这些中试平台将助力广东高校的前沿原创性结果从实验室走向产品、促进科研院所和企业充分交流、吸引大量人才落户大湾区,快速推动新产业、新技术在广东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