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游企业扎堆协作,数据训练中心落地加码……近年来,越来越多机器人相关企业加速布局,一步步在京西拓展产业链条。在北京市石景山区精心培育下,区内不少民营创新型企业站上具身智能的风口,快速成长。
抓取、对准、放下,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被机器人用灵巧的五指准确倒放在另一个正立的矿泉水瓶上。在位于石景山区首钢园科幻产业集聚区二期的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工程师们身着穿戴设备,通过遥操作方式,控制机器人准确完成浇水、插花、搭积木、叠衣服等动作,在真实世界中采集数据。
作为石景山区大力打造的共性技术平台之一,这个不久前落地的训练中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场景最丰富、数采设备最齐全、年产数据量最高的“数据工厂”,布局了上百台高自由度人形机器人、上百套具身数采设备以及同构型遥操作设备、动捕设备、VR设备等,搭建起十大实景场景,可年产出超百万条多模态高价值真实数据。
“一个月前,这里还是毛坯房。”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负责人张钦锋告诉记者,装修和机器人装配、调试、研发只用了22天,“建设过程中,北京市、区两级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们希望能吸引更多的生态伙伴一起向前冲”。
这段时间,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也引起业内关注。“国内不少知名高校联系我们,希望共建机器人实验室。”张钦锋的底气来自该训练中心先进的硬件配置。训练场里集合了睿尔曼、元客视界、艾欧智能、傲意科技、知行机器人、强脑科技等具身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携手共拓机器人操作能力边界。其中,睿尔曼是超轻量仿人机械臂引领者,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新零售、新餐饮、商业服务、智能巡检、医疗健康、检验检疫等领域。据介绍,他们将仿人特性拆解为技术指标,例如负载自重比、关节自由度、运动轨迹精度等,从硬件和算法上实现“类人化”。随着持续探索新材料和微型化的驱动技术,睿尔曼公司将进一步提高机械臂的功率密度,具备泛化能力的新一代机器人将走进千行百业、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