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重庆五大功能区保障体系建设

2013年09月26日 10:25   来源:重庆日报   

  强化政策支撑 不以GDP论英雄

  ———四问五大功能区保障体系建设

  当下的中国,许多地方的发展多以GDP论英雄,这一考核标准的优势在于简单、易于操作。而如果老百姓喝着污染的水,吸着污染的空气,吃的是污染的食品,这种GDP增长又有何意义?

  在今年6月举行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

  随着五大功能区规划的出台,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摆在了区县干部的面前———

  传统的“两翼”地区更加强调生态建设,而渝西片区城市则被委以“全市未来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重任……不同的功能区面临的核心任务不同,应该以什么标准来考核其政绩?又如何在支撑体系上寻求突破,让不同的功能区都能有心且有力地完成改革任务?

  1问

  不同功能区任务不同,绩效考核是否一视同仁?

  政绩考核具有导向作用,要让下一级政府转变观念、调整步伐,考核的指挥棒必须改变。当然,考核体系改革本身也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重庆日报:划分主体功能分区,最核心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杨伟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划分主体功能分区,最终是要通过一套合理的制度,安排好我们的国土,实现在每一个区域里,人口和经济、资源环境大体均衡。

  说到区域协调发展,当下有个误区,就是认为GDP在全国均衡分布,就是协调发展了。我认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质内容,不是让所有地区之间的GDP总量均等化,而是要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生活条件的同质化,缩小区域间的差距。

  杨庆育(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长期以来,我们的干部形成了惯性思维。特别是“两翼”地区,干部群众有唯GDP论的观念。观念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有配套的考核体系。如果考核体系相对复杂,指标体系和权重设计不科学,实现起来就会有困难,甚至激发矛盾,形成“负能量”。

  沈晓钟(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是这样的。如果没有相应的顶层设计和支撑体系,再好的政策也难落实下去。政绩考核具有导向作用,要让下一级政府转变观念、调整步伐,考核的指挥棒必须改变。当然,考核体系改革,也不可能一下做到十全十美,本身也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在我市出台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成效,作为衡量各区县工作的重要标准。比如在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等重点开发区域,将加大对经济发展贡献度的考核,提高经济发展类考核指标权重;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则大幅度降低经济增长贡献度考核和指标权重,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农业与旅游发展类指标考核权重。

  重庆日报:改革考核体系,是否能真正激发各个功能区的发展动力?

  易小光(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如果考核指标较为科学,大家的观念会转变很快。比如之前,我们对“两翼”地区的考核中,包括了工业增加值和进出口量等指标,而在生态保护方面并没有加分。实施功能区战略之后,工业增加值和进出口量等,不再是“两翼”的考核重点,而生态保护的比重却大幅度增加,这会让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而生态环境不错的“两翼”轻装上阵,找到发展重点,容易干出成绩。

  2问

  支持“两翼”保护生态,我市财力能否托得起?

  生态建设不一定只是花钱的事儿,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对一个城市来说,良好的生态环境能有力地吸引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有效地提升城市竞争力。

  重庆日报:在很多人看来,保护生态是件花钱的事儿。支持“两翼”地区生态建设,我市财力能否支撑?

  杨伟民:我认为,要让功能分区落到实处,主要靠政策支撑,包括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人口政策、环境政策、土地政策、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等。其中,财政政策非常重要。

  具体来说,就是要落实对农产品主产区的均衡性财政转移资金,整合现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支出,向重点生态功能区倾斜。

  杨庆育:要突出“两翼”地区的生态保护功能,必须加大财政的转移支付。同时,要高度重视并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分类政策制定的前提下,鼓励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采取对口支援等方式,对“两翼”地区进行补偿和支持。

  沈晓钟:在此次五大功能区划分中,我市明确提出:要完善财力与事权更加匹配的财政体制,优化分类扶持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在巩固完善三峡库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等现有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财政分配格局、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大民族地区财力性扶持,“不取多予”支持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并大力支持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将在“两翼”地区吸纳的金融资源,用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此外,我想强调一点,生态建设不一定只是花钱的事儿。在我看来,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一个城市来说,良好的生态环境能有力地吸引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有效地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市民的幸福指数。

  其实,生态产品本身也是商品。近年来,主城区市民周末到周边城市的越来越多,不错的生态环境就是这些城市的“卖点”之一。

(责任编辑:石兰)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