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湖南隆回超级稻大面积亩产达988.1公斤创世界新高

2013年09月29日 11: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记者29日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最新获悉,农业部9月28日组织中国水稻研究所、武汉大学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在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牛形村对第四期超级杂交稻苗头组合“Y两优900”101.2亩高产攻关片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最终确定平均亩产988.1公斤,创造百亩连片平均亩产最新世界纪录。

  据了解,验收专家组由谢华安院士担任组长。专家组在考察百亩攻关现场的基础上,将攻关片所有田块进行编号,由示范单位推荐1块(14号田),专家组采取抽签方式选择确定2块田,分别为33号田和35号田。其中14号田实收面积480.05平方米,实收毛谷1319.54公斤;33号田实收面积555.51平方米,实收毛谷1183.09公斤;35号田实收面积511.14平方米,实收毛谷1237.42公斤。经烘干除杂后,按标准含水量13.5%折算,分别折合亩产1045.9公斤、937.6公斤、980.7公斤,按算术平均百亩片平均亩产988.1公斤。

  Y两优900是在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新型高秆超级杂交稻研究技术路线的指导下,由袁隆平院士创新团队成员培育的第四期超级杂交稻苗头组合。据调查,该组合平均株高128.9厘米,亩有效穗15.27万,每穗粒数339.8粒,亩总颖花数达5188万,结实率90%,千粒重27.5克。该组合具有高冠层、矮穗层、特大穗、高生物学产量、杆粗、茎秆坚韧等特点,有效协调了穗大与穗数、杆粗与穗数等几对难以平衡的生理矛盾,有力证实了新型高杆培育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技术思路的可行性,为全面实现第四期亩产1000公斤目标做出很好的理论探索。

  2013年,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宣布启动超级杂交稻第四期亩产1000公斤的攻关。之后,袁隆平院士组织国内同行多次召开学术讨论会,提出新型高杆超级杂交稻培育的科学思想与技术路线,同时,在高产攻关上继续坚持发扬在以往的攻关中取得良好效果的“良种、良法、良田、良态”四良配套相结合的攻关策略。

  业内人士认为,Y两优900在隆回县百亩片亩产达到988.1公斤,从实践上证实了超级杂交稻第四期攻关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使中国水稻超高产育种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另据悉,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启动“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2005年实施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项目,组织包括袁隆平院士在内的全国20多个科研团队,历经16年的联合协作攻关,中国超级稻研究在超级稻育种理论、育种材料创制和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截至目前,中央财政投入超级稻研究与推广经费3.4亿元,已育成通过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108个(淘汰7个,目前在生产上使用101个),并于2000年、2005年和2011年分别突破了百亩连片单产700公斤/亩的第一期目标、单产800公斤/亩的第二期目标和单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2011年袁隆平院士团队选育的Y两优2号,在湖南省隆回县百亩片平均亩产达926.6公斤;2012年宁波农科院马荣荣团队选育的甬优12,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百亩片平均亩产达963.65公斤。据统计,2012年,全国超级稻推广面积达1.21亿亩,亩增产60公斤以上,带动全国水稻单产和总产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袁霓)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