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镇江润州区太古山社区30多名老人品尝由社区工作人员和江苏大学志愿者制作的爱心“重阳宴”。 陈明军 石玉成 摄
南京市鼓楼区社会福利院,满员;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满员;连云港市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满员……8日,记者以给老人找养老院的名义,问了省内多家公办养老院,答复一致:床位已满。而且很多是开办以来一直如此,张家港新建的一家公办养老院有几百张床位,还没营业,已有几千人登记排队……养老产业市场化运营十多年,公办床位为何还是“一床难求”?
【调查】
不久前,连云港市新浦区李延吉夫妇从住了多年的公办老年公寓搬走了。其实老两口并不想搬,每月费用不足1000元,有吃有喝有玩,还有医生护士照看。只是儿子在镇江安家,希望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老两口只得退房,走时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
该福利院院长李寒洁说,从2002年市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扩建至今,整整11个年头,床位一直处于满员状态。除了老人去世,几乎没有健在时主动退出老年公寓的。李大爷夫妇是近几年的“唯一”。他俩刚走,当天床位就易主了。“现在就是托关系、走后门,恐怕也难找到一张床。”
踏进南京鼓楼区社会福利院的大门,三层楼房虽外观老旧,但室内布置干净温馨,老人们惬意地拉着家常。在对比几家养老院后,市民卫长东为自己的母亲相中这家市中心公立养老院,但排了一个月的队,也没住进去。
“我们院是南京主城仅有的两家区公办养老院之一,床位120张,入住率长年保持100%。”翻开登记簿,福利院院长陈春梅统计了一下,像卫先生母亲这样排队等候入住的,还有20多人。“老人进来了,都不愿出去。所以等的时间很长,可能几个月,甚至几年也排不到。有的老人等到去世,也没能入住。”
而在区位较偏的南京高桥门经济适用房社区,民营的银龙养老院有256个床位,仅住80位老人,空置率达70%。一位入住老人说,他是附近居民,退休前是教师,5000多元的退休金算高的,但加上护理费,每月床位费3500元,还是觉得贵。和他一起的老人,基本都是退休金较高的公务员或教师,工人很少。
老人为何“公私”分明,宁愿排队,也不愿入住民营机构?
【症结】
“民营养老院条件上不来,价格下不去,空置率高,老人全在公办的大门外拥堵着。”在南京开了4家养老院的桂凯说,位置、价格、服务,是老人选择养老院的三要素,三样论起来,民营机构都没优势。鼓楼公办福利院一个月只要1260元,民营得2000元,条件稍好的,至少3000元。因为民营养老院房租是大头,市中心租不起,只能租偏远的地方,要保本微利,价格只能调高。公办可以请高级护工,因为没有成本压力。而很多民营的都是五六十岁的人干护工。再加上公办床位一张基建费十万元,民办的最多3万元,硬件设施、软件配套高下立见。
省老龄办副主任牛飙说,养老床位每年都以10%的速度增长,但还是不够。事实上,这是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第一,区位布局不合理。公办大多集中在主城,民营位置较偏远,布点事先未规划;第二,功能不合理。护理型床位紧缺,高龄老人最需要的护理服务集中在设施较好的公办机构;第三,价格不合理。民营养老院为何价格下不来?因为土地、规费、贷款、购买服务等政府配套措施未跟上,社会资本积极性受打击。
【出路】
“今后政府补贴将更多倾向于民营的护理型床位。”牛飚说,省民政厅已会同省财政厅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鼓励兴办护理型养老服务机构的通知》,引导各地加大护理型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优化养老床位结构,提高护理型床位的比例,优先保障失能和失智等困难老年人服务需求。
这次补贴力度很大。经济薄弱地区,新建并达标的护理型公办养老机构,补助标准为3万元/张;对非经济薄弱地区,补助标准为1.5万元/张。对民办护理型养老机构也积极给予补贴。至2015年,全省护理型床位将达18万张,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超过40%,社会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床位占总数的50%以上。
即便如此,到2015年,机构床位也只能满足3%的老人,97%的老人只能居家养老。
“欧美国家都在请自理老人回归家庭,配套相关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南京市民政局社事处处长周新华认为,居家养老才是主流,应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南京近期将出台“居家养老办法”,让97%的老人都能在家颐养天年,享受专业化服务。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