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手机可以打电话?为什么电视可以放出图像和声音?这些,都离不开家电的“心脏”——芯片。现在,中国一年进口芯片的总值已经超过了石油。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的正式出台,将引领合肥集成电路产业不断壮大,促进国产家电的芯片国产化。
让国产家电换“合肥芯”
合肥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朱胜利告诉记者,目前合肥乃至国内的面板、家电、汽车、装备制造产业使用的芯片,85%都是从国外进口的。2011年,我国芯片需求已经占到世界半导体市场的47.7%,仅合肥市一年芯片的需求量就超过200亿元。
在这种背景下,合肥市决定依托现有的产业、市场、人才等优势,大力发展芯片产业。按照规划,合肥市将用十年时间,建设3~5条特色8英寸或12英寸晶圆生产线,综合产能在10~20万片/月,培育和引进30家以上设计企业,成为国内最大的面板驱动、汽车电子等特色芯片生产基地,打造“江淮硅谷”。
“通过合肥的努力,在面板、家电上推动芯片国产化工程,5年内使面板驱动芯片和家电核心芯片的国产化率达到30%,10年内提高到50%以上。”朱胜利表示。
为芯片人才建国际社区
打造芯片产业,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人才。国内知名的半导体分析师、合肥市集成电路顾问顾文军告诉记者,在人才方面,合肥具有先天优势,中科大、合工大及一批专业科研院所,培养了一批这方面的人才。加上合肥的综合比较优势明显,沿海及北上广的一些芯片企业,也希望把产业转移到这里。
而为了吸引台湾和美国硅谷等地高端芯片人才来合肥,合肥市还将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进行提高。规划明确,将完善交通条件,重点协调航空公司,拓展通往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地国际航线,扩大对外交流。在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园建设适合国际人才生活和工作的国际社区、国际医院、国际学校等等。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