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解读:沪苏垃圾跨界污染 区域共荣需跨界思维

2013年10月14日 11:21   来源:人民网   

  一、事件概述

  10月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及《新闻纵横》栏目广播报道,江苏昆山新泾村的村东头古塘江是是上海与江苏的分界线。2010年初上海青浦区在河东岸边建起一座垃圾处理厂,由于当地常年盛行东风,下风向的昆山两个镇数十万居民饱受臭气之苦。之后,中国广播网进行网络刊发,“@中国之声”进行微博传播。

  经过一天的事件酝酿,10月7日晚间,新浪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头条新闻”进行转发,仅该条微博的转评数近千,迅速诱发事发地域的环保舆论风波。

  9日下午,上海市青浦区政府相关部门邀请多家媒体实地察看,就此事回应称:垃圾厂环评、选址均科学合法。但这一说法未得到交界的苏州方面认可,昆山环保部门质疑其未征求昆山群众的意见、未得到两地共同上级部门即环保部的审批。

  此后几日,《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刊文追踪,有关垃圾厂经营企业情况、垃圾处理各方矛盾等诸多信息被媒体披露。

  二、媒体关注度走势

  在该事件中,新闻媒体为诱发、推动舆情发展的主力,微博讨论、论坛博客的热度走势与媒体报道呈正相关。

  该事件的曝光时间是在6日上午,当时中国广播网刊发新闻《上海青浦区垃圾处理厂臭味四溢致昆山居民饱受苦难》,在标题中点出该事件非区域独立事件,以致于关注此事的除了上海媒体外,还有不少央级媒体江苏分站媒体、江苏本地媒体等。但由于期间正值国庆长假,该新闻的前两日发展还处在酝酿期,直至8日假期结束,事件发展才迎来高潮。一时间,网络媒体报道连篇累牍(达425篇)、自媒体讨论热火朝天(原创微博为333篇)。

  9日下午,上海青浦地方进行报道回应,但却未能自证其说、平息质疑,经媒体报道后,网络舆情有所反弹。

  11日,央视新闻频道播发《苏沪垃圾跨界污染调查》报道,提出“地域有界,恶臭无边”、“垃圾无罪、源在‘人祸’”。13日,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发表深度调查《难闻的味儿为何久治不绝》,指出“两地环保部门联动治不了恶臭”的现实困境以及“问题企业背后垃圾生化处理”的困境;新华社旗下媒体《现代快报》发表报道《苏沪跨界治污之困》,质疑垃圾厂经营方“上海国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工人安全防护、违法排污等方面存在“屡教不改”的问题。再一次将相关舆情推涨至新的高位。

  三、网民观点倾向分析

  上海方面有本位主义嫌疑,垃圾厂合法不合理 43%

  网友“张勇”: 只要自己的"中国梦",哪管邻居的梦中惊坐起。

  网友“懒人向往淡淡生活”:虽说选择合法,但也需合理处理垃圾,换位思考!

  网友“青浦唐小帅”:环境法律规划设计俺不懂,但这事做得缺德。

  质疑垃圾厂违规建设,环评可疑 25%

  网友“一十六画笑声”:我们强烈怀疑这个垃圾场存在的合法性,跨界边境的垃圾机场应该要两地的上级部门审批通过。

  网友“黑猫警长家的咸蛋超人”:需要通过市民同意吧???为什么没有征询意见???政府怎么可以不听民声???

  网友“单修军8”:通过环评臭气熏天! 这样环评令人困惑

  不满青浦事后回应,希望严查涉事企业 20%

  网友“前端观察站长”: 环评就是一张“免死金牌”?

  网友“御书凌风”:出现问题时只知道推卸责任,解决问题比说自己有理更有效。

  网友“比较出彩”:表拿项目通过环评,选址合法来做挡箭牌。项目环评也是人为,是人为就会有百密而一疏。环评也许在当时是符合环保标准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张,两地人口的聚集增加等因素,现在的此项目未必就符合环保的要求,臭味扰民已是事实,任何的回避搪塞都该列入污染治理范畴。

  期待高级别部门介入调查 9%

  网友“护绿石头城人”:投诉到国家环保局。

  网友“chys特别报道”:不是管不着,而是不尽职尽责!江苏环保部门完全可以拿起法律武器向国家环保局投诉。

  其他 3%

  网友“天涯华东社区”: 生活垃圾处理一直是大城市难题,选址更为要科学,但不管怎样,不要危及乡邻,发生次生污染。

  网友“上海网警老猫”:【垃圾围城怎么办】要在郊区建垃圾焚烧厂,周边小区居民不干了。在人口较少的边界填埋垃圾,外省人不干了。如何解决?

  网友“昵称太搞笑了”:这种“军阀割据”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自由市场经济带来的恶果。不打破地域经济的格局和限制,很难改变目前各扫门前雪的现状。

  四、舆情点评

  环境污染是攸关经济、社会、民生等多领域的国家大事,尤其在当前中国的转型发展期,“环保无小事”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环境保护不能越雷池一步”更是现实意义凸出。如今,唯GDP论的发展思维已经落伍,“要金山银山,还是绿水青山”的问号也该停止。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当下,大江网有“大江时评”指出,建垃圾厂本是服务于民,然而却因建设不合理,而让群众受困,这真正是让环境治理服务于民的好事变了味。

  青浦方面缺乏主动应对舆情意识,回应单一显乏力

  通过梳理舆情脉络,人民网上海频道舆情分析室发现,青浦方面针对此事的唯一应对即是邀请媒体前往实地察看。虽然个中姿态是值得肯定的,但在“麦克风时代”,传统的危机应对思维已经落伍,孤立的做法容易让外界明显感受诚意不足,媒体和受众都不再对官方通稿感兴趣,甚至反感。

  第一时间公开,才能让真相跑过猜疑猜测,这是信息时代的定理、危机应对的法则。无论是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绿色青浦”,还是上海市环保局官方微博“@上海环境”,抑或上海市新闻办官方微博“@上海发布”,均未通过新媒体手段进行舆情回应,在政务微博发展迅猛的上海,这一点显得尤为遗憾。处理好垃圾的后事,需要更多耐心细致的工作和勇敢负责的担当,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恶性升级。

  信息公开意识可贵,事件问责需主动、及时、透明、高调

  从官方回应和媒体调查来看,国清公司属于涉嫌违规生产、违规排污的问题企业,很可能存在明显违规行为,对企业主的惩罚就应及时,将责任合理切分,并通过媒体将问责事实进行传播,从而避免民众猜测官方存在包庇行为。然,青浦地区在面对媒体调查时准备不足,并没有进一步的实质性举措出台,以致媒体此后深入采写的稿件并没有给青浦地区扭转被动局势,反而让更多的质疑纷至沓来,网络舆论甚至开始呼吁上级主管部门直接履行评判管理职能。

  无论青浦地方是否有自己的发展考量标准还是有鲜为人知的管理难题,都要时刻牢记“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人民并不满意的增长”的科学发展要义。面对汹涌舆情,当地的职能部门大可向公众普及“垃圾处理难”这一现实难题,用丰富多元的综合信息来冲抵公众单一的焦虑心态。社会公众不是胡搅蛮缠的“乌合之众”,需要政府的坦诚,也需要更有说服力的证据,还需要为民除害的问责机制,更需要监管有力的制度保障。

  健全区域协商机制,避免异地部门矛盾公开化

  在有明确的行为主体的危机事件中,危机的成功化解离不开双方的沟通对话。且当当事双方同为政府机关时,更是要做到沟通顺畅,避免各说各话,切忌矛盾公开化。须知,当一方的“施恶”角色做实,公众的刻板印象将会持续影响后续的舆情走向。

  在“沪苏边界垃圾厂恶臭”事件发生后,沪苏两地各执一词、双方回应相互对垒。一方面,上海地区拿出了当地环保部门出据的环评合格证作“尚方宝剑”,另一方面的江苏则叫苦不迭,以“受害者”的身份向媒体表示“屡次交涉无果”。在此环境突发事件面前,除了当事垃圾厂在生产管理方面的不规范外,相关法律法规落实执行可疑,区域间沟通不够、缺乏联动机制,也是该事件暴露出来的重要薄弱环节。

  环境治理应该是全国一盘棋,“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家瓦上霜”,只会“处处雪,处处冰”。在众多评论中,不少网友都将在边界地区建设垃圾处理厂的青浦地区比作“以邻为壑的本位主义者”。而事实上,上海也曾深受远程“投毒”之害。例如,网络舆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2013年初震动全国的黄浦江死猪漂积事件,当时,数以万计的浙江死猪随黄浦江浩浩荡荡地漂进了上海。其中的问题症结,就在于地区管理磋商的弹性不足,以及环保区域联动机制的缺失。

  随着地区联系的日益加强,跨区域舆情势必越来越多,地方政府间的协调联动将至关重要。在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舆情多发地,必须建立常态化的跨区域联动机制。其中,一衣带水的长三角地区,因为经济发展、人文习俗方面的紧密联系,建立共生共荣的长三角生活圈本非难事。只是,如果本位主义思想、地方保护主义思维无限蔓延,这种愿景恐将沦为笑柄。

  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缓解民众焦虑是着手下一步工作的前提。在后续争议中,官方(特别是上海方面)应借助自身可能的优势,搭建一个平台,谅解对方的合理诉求,进而换位思考,在充分接受网民合理批评的基础上,寻求最优的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宋雅静)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