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是民族瑰宝,作为全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区,我省将中药产业列入重点打造的八大主导产业。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省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调研座谈会上获悉,“十二五”以来,我省初步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养生保健等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中药饮片年产量约占全国的1/3,中药材年成交额和出口量约占全国的1/4。
我省有中药材资源3578种,蕴藏量居华东之首,全国第六;全国列出的34种珍稀名贵中药材中,安徽有16种。不仅蕴藏量丰富,近年来产业化水平稳步提高。数据见证加速度: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目前达200万亩,而十年前是87.6万亩;2012年全省中药材加工产值203亿元,比2011年增长21%;今年上半年全省中药材加工产值107亿元,同比增长25%;中药饮片年产量约占全国的1/3,中药材年成交额和出口量约占全国的1/4。
种植是中药材产业化基础。在江淮大地,中药材种植已实现区域化发展,形成以亳州、阜阳为重点的皖北家种中药材生产区域,代表药材有白芍、桔梗、板蓝根等;以六安、安庆为重点的皖西大别山区特色中药材生产区域,代表药材有天麻、茯苓、灵芝等;以滁州为重点的菊科中药材生产区域;以宣城、黄山、池州、芜湖、铜陵为重点的皖南山区道地中药材生产区域,代表药材有宣木瓜、宁前胡、太子参等。在“绿色加道地”中药材品牌建设中,宣木瓜、宁前胡、霍山石斛等一大批中药材品种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徽名牌产品”等称号。
市场是中药材产业化的中心环节。堪称亮点的是,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上市品种、经营面积居国内中药材交易市场前列,近几年中药材成交额年均达200多亿元。不仅如此,全省有45家省级中药材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半数集中在亳州,2012年亳州中药材加工产值130亿元,占全省总量的64%。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