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路网加强合作
成区域崛起推动力
高速路网的完善,不仅是方便居民出行,还成为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推动力。在渝泸高速开通之际,四川省政府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渝泸高速的通车,将扩大成渝经济带对川渝、黔北以及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辐射作用,推动西部内陆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合作与资源交流。
通过高速公路渗透,重庆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得到增强,四川的泸州、广安、邻水、达州、南充等地到重庆的时间在一个小时上下,它们也觅得了与重庆进行融合、进入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良机,加强了与重庆产业的互动发展。
四川广安依托高速公路贯通确定了战略定位:立足四川,融入重庆,加强区域合作和交流,强力推进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为此广安与重庆强化产业对接,加快承接重庆及两江新区的产业转移,围绕重庆汽摩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积极引进重庆或为重庆配套的企业。目前,“渝广共建机电产业园”成功挂牌,“渝广共建电子产业园”即将入驻。此外,还建成供应重庆农产品生产基地84个,销往重庆农副产品占全市农产品外销比例已经达75%,建成“泛环渝旅游合作示范带”,来自重庆的游客占同期广安旅游总人次的68%。
目前,重庆已成为广安与省外合作项目最多、投资总额最大、到位资金最多的地区,年均从重庆签约引进的招商引资项目和到位资金占广安招商引资项目总量和到位资金总额的49%以上。
融合还不仅体现在大产业上,细微之处也表现明显。在垫江县澄溪镇有一条“邻水街”。一半的居民是四川邻水人。澄溪地处长寿、垫江和邻水三区县交界处,澄溪、邻水两地间居民口音相似、民风相近。
作为渝邻高速的重要承接带, 渝邻高速通车之后,更拉近了两地之间的距离。澄溪镇商会负责人许家瑛介绍,当地与四川邻水县开展的经贸合作中,至少有10%的经营主体是邻水人,他们主要从事煤矿、运输、建材和服务产业。两地的经贸往来,便于工厂、企业招入大量外省劳力,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澄溪居民外出打工造成的劳力空缺,同时两地商贸合作还拉动了本地消费市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如今,面积不大的澄溪镇,已发展成为重庆市经济百强镇和重点中心镇。
高速路串起经济带
有望成中国第四极
川渝高速经济带的一头是重庆,另外一头则连着四川各县市。早在2009年,四川省已经提出要建设“环渝腹地经济区块”,要求与重庆毗邻的四川广安、泸州、遂宁等6市视重庆为“经济省会”,承接重庆经济转移。两年后,《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正式获批,涉及重庆的31个区县和四川的15个市;今年两会期间,重庆提出要建设重庆成都城市群,这让成渝经济区再次成为了热门话题。
李勇说,川渝两地高速路网的完善,加强了大都市圈对周边的辐射作用,周边二级城市在其中将扮演卫星城的角色,共同做大成渝城市群;对于两地各个区县来说,高速公路为各地共建产业园区,互相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交通物流条件如何,对二级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川渝高速经济带如此,成渝经济区也同样如此。”李勇告诉我们,从珠三角城市的同城化经验可以看出,区域经济之间都是由紧密的交通网所联系起来的,随着重庆“二环八射”高速路网的完善,成渝同城化步伐加快,成渝经济区内部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以后的成渝经济区,不仅将可能成为中国‘第四极’,而且有望在未来超越珠三角!”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