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北京市委建议积分落户引热议 分数好算门槛高

2013年10月31日 20:50   来源:北京晚报    宗媛媛 插图 宋溪

  积够分数,落户北京,你听说过么?

  近日,北京市十二届市政协第二次议政会上,民建北京市委建议,京城可借鉴上海等地的积分入户方式,根据分数每年解决一定数量的非户籍人口“迁入”,以此取代目前将户籍指标分配到某些“特定单位”的做法。这一改革,其目的在于分阶段解决近800万非北京户籍常住人口的“城市融入”问题。

  博士100分,高级职称100分……用积分制替代分配制,是否更加合理?本报根据上海、广州等地的规定虚拟了一份“积分试卷”,不妨先来算一算,你够资格落户北京么?

  答卷

  分数好算 门槛难迈

  事实上,用打分替代分配,并不是什么新思路。

  2004年,上海开始对非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办理上海户籍实行“打分制”。其打分标准主要分为两部分——毕业生要素分及用人单位要素分。

  其中毕业生要素分是重中之重,按照《2013年非上海生源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办法》,这一项目中包含了学历、毕业院校、学校成绩排名、英语计算机成绩及评奖等多项积分。其中又以学历和毕业院校作为重点,例如博士学位可积27分,教育部重点建设高校毕业,也能获得15分。

  用人单位要素分则较为简单,毕业生进入政府规定的重点单位及远郊地区教育、卫生、农业等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工作,可获得相应的奖励积分,其加分幅度多为3至5分。

  分数好算,但落户门槛并不低。以重点大学硕士普通毕业生为例,如其在校期间并无特殊学术奖项,也没有其他加分经历,最终“积分”约为65分。而由于落户人数限制,近几年上海落户的“录取线”约为71分。这也就意味着,一名重点大学硕士毕业生,也无法因分落户。

  与之相对的,评分标准的合理性却一直受到质疑。如有专家曾指出,对同等级的本地高校和异地高校评分不同,本身就具有地域歧视色彩,不同毕业院校被分为三六九等,也是地位歧视的表现。

  不过抛除评分制度的合理性不谈,透明的评分机制,确实比传统的“分配制”,更容易得到公众认可。

  2011年,广东省开始试行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制度。这一积分入户制度并非针对应届大学生,而是针对拥有工作居住证的非户籍常住人口。按照广州市现行积分标准,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是否拥有住房都决定着申请入户者的积分多少,与此同时,曾参与献血、义工等社会服务,同样能为自己的“考卷”加分。

  与上海相同,虽然广州市积分制度有申报门槛分,但仅仅满足门槛条件,并不能获得入户资格。由于每年仅有3000个落户名额,最终入户分数还要靠积分确定,如2013年“录取线”便为138分,这一分数比“门槛”高出约60%。

  按照广州市官方网站提供的资料,2013年广州市入户审核通过者最高分已达到292分。这一成绩基本等同于申请者拥有博士学历、高级职称、住房、重点高校毕业且在重点行业工作,还要获得过不低于局一级的荣誉称号,也难怪有其他申请者惊呼,如此精英,怎么还会为一纸户口忧虑?

  分析人士认为,如若北京市积分入户制度出台,其评分标准应与上海、广州标准相似,通过个人的教育程度、专业技术水平等硬指标和社会活动参与度、工作性质等导向指标相结合,唯一的想象空间,则在于北京的“录取分数线”,将达到何等高度。

  态度

  “在算账与接近的过程中能看到一点曙光”

  苏琳(自称“自私的北漂白领”):作为一个在毕业季里,阴差阳错失去以应届生身份获得北京户口的绝佳机会的外地户籍人士,我当然是期待北京的户籍能略微“松动”一下。积分制是我比较认可的形式,让人在“算账”、“接近”的过程中多少能看到一点曙光。当然,在北京繁重的人口压力下,连我都认为积分制一定要设计得非常非常有难度。

  你可以说我自私,因为根据已经实行积分落户政策的城市盘点我和老公的“既有条件”,应该算是比较有希望的。我们都是硕士学历、有房无贷、单位正规、收入都在平均工资之上、税和保险一直交着、信用卡水电气从不拖欠、没狗没车没小孩……算得上是年轻有为安分守己绿色环保宜室宜家的优良公民。不管北京积分指标怎么定,我觉得我们的分数都不会低。

  但我认为,如果北京真的要有一条“分数线”,应该定得更高。假如我们能达到130分,北京的线必须超过150分。因为像我们一样,或者更优秀的年轻人在北京实在太多了,分数线必须具有足够甚至严苛的“选拔”意味。否则要么演变成“人人都能申请但永远无法审批”的形同虚设状,要么因为太多的户籍涌入而令北京彻底放弃此举。

  我当然应该够不着这条线,缺什么证,我去考;要评什么职称,我去努力;如果要靠时间,那就等。或者通过“歪门邪道”来搞定,也算是能力的体现。这么说吧,买户口还得花钱呢!看了新闻里面说“中介高价卖北京户口指标”,下意识的反应都是“哟,还给办成了,哪儿找这么靠谱的中介啊!”我愿意用为了一条连我都够不着的分数线所付出的努力,换得它能够推行,并且真的起到作用。

  “代理积分入户的公司做点手脚,谁能看出来?”

  常鹤(老家在湖南株洲,长沙高校毕业后到广州工作近4年):2011年广州刚开始实行积分入户政策的时候,要求总积分到了85分就可以申请。我大概算了一下我的分数:年龄35岁以下得5分;我是大学本科学历,得80分;交了五险,每满一年加5分;我还是985高校毕业的,又能加10分,至少有100分呢!

  当时感觉超了这么多分挺有希望的,但时间比较仓促,来不及办各种计生证明、犯罪证明等材料,就没有申请。后来发现,我太天真了。2011年总共分两拨,批了3000个人落户,最低分都要120多分!原来这东西就跟考研似的,给你划个最低线,但名额是固定的,录取的时候还是从高往低排。

  2012年我贷款买房了,对应着要求看能加20分,再加上五险又交了一年,能多5分,算算能到125分,想着认真拼一把试试,开始跑各种基本材料和加分材料的证明。我就不提外地户籍挨个办那些证是有多麻烦了,学历认证,15个工作日;流动人口婚育证明,15个工作日;无犯罪证明,15个工作日,还得回老家办个户籍所有地的……说多了都是泪啊。交了2012年第一批的申请,结果到公布时候一看,最低分131分,我又被刷了!

  我就不明白了,既然名额远低于申请人数,标准分定那么低有什么意义呢,不是让大家做无用功吗?

  今年高分的人数一直在增加,我感觉达不到145分的就不用申请了,根本没戏。而且诸如献血、义工、慈善捐款等都有加分,出现了一些代理积分入户的公司,通过某种渠道给人提分,这些东西做点手脚,谁能看出来?

  而且广州要改新政策了,变成主要看交社保的时间长短,这对我来说更不利了。我工作年头短,本来指望着学历、985高校、房产这些有点优势,这么一“论资排辈”我得等到哪年去啊?(主笔 吴楠 魏婧 实习记者 宗媛媛 插图 宋溪)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