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创新转型迈新步 改革开放红利凸显

2013年11月11日 09:44   来源:文汇报   

  经济结构在变,三产成了老大;增长动力在变,内需唱起主角;发展路径在变,紧紧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在变,更加重视改善民生。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外部环境和自身结构调整的双重挑战,上海坚持稳中求进,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重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改革红利、开放红利凸显,创新转型积极效应进一步显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符合预期、好于预期。

  经济结构加快优化升级

  上海陆上货运交易中心建设的“56135”平台拥有全国10万多家会员,每天发布100万条有效服务信息,累计撮合30万笔物流交易,撮合交易货值达387亿元;百联集团现代物流的托盘社会共用平台启动运营,10万块托盘在9个行业供应链全程应用,提高物流运作效率近5倍;农工商集团在全市的2300多家超市门店与电商巨头天猫商城“联网”,目前“网订店取”业务每天稳定在5000单……

  今年以来,本市经济增长由内需拉动的特征进一步显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销售总额明显高于外贸出口增幅。消费、投资、出口内部结构继续优化。特别是电子商务交易增幅远大于其它商业业态。

  数据今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上海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一系列“质变”——GDP、物价和就业三大核心指标保持平稳。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本市GDP分别同比增长7.8%、7.7%和7.7%,有望成为近年来各季度增长最稳定的一年。物价涨幅则稳中有降,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2%,涨幅同比回落0.9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3个百分点。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前三季度新增就业岗位54.9万个,9月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比上年末减少1.9万人。

  解读市发改委副主任肖林认为,这样的数据看似意料之外——经济仍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符合预期、好于预期;实为意料之中——今年以来,实体经济好转迹象明显,经济结构加快优化升级,经济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也有同感。他说,上海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服务经济,不断减少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企业,今年来这种调整力度尤为增强,有的转移、有的淘汰,工业企业通过提升技术含量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具体来看,产业结构告别二产支撑,服务业成为“绝对主角”。前三季度,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9.1%,快于第二产业3.4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1.6%,已连续4个季度稳定在60%以上。

  “上海在转型期,也在发展期,需要保有一定速度。GDP增速保持在7%-8%,既实现了适度增长,又给转型留出空间,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肖林表示。

  自贸区释放长久红利

  最近一个多月来,位于基隆路9号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作为首批入驻自贸区的企业之一,上汽集团全资设立的“上海汽车国际商贸有限公司”一个多月来运行顺畅。公司负责人介绍,根据现有政策预测,新设的公司可为集团国际贸易业务降低20%以上的成本。未来还将进一步发展为“国际商贸平台”和“非制造类的海外区域营销投资平台”,为海外区域市场提供散件进出口业务、国际融资、结算、投资等增值服务。

  而自贸区带来的不仅是贸易投资的机会,它将使城市更加走向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

  数据截至10月底,自贸区共接待企业、个人咨询和办理业务近4万人次,门户网站每天访问点击量达到180万人次。区内新设企业281家,其中新设外资企业23家,引进外资注册资本5.2亿美元,平均每家注册资本2300万美元,是去年的6.4倍;新设内资企业258家,引进内资注册41.2亿元,平均每家注册资本1600万元,是去年的4.3倍。第一单飞机租赁、第一个产权项目、第一家仲裁机构在内的区内多项“第一”先后落地。

  解读上海是全国的上海,刚刚起步的自贸区试验将为全国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自贸区释放的改革开放红利,将是长期的红利。

  在周振华看来,改革不断深化,上海自贸区的启动正是重要的标志。自贸区的改革不单单是为了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这项新制度安排触及政府职能转变和监管模式的变化,其目标是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开放带来相应机制的改变将使上海与世界经济更加交融。

  肖林则进一步解释,推进自贸区试点,有利于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模式,有利于形成我国以开放促改革的新动力,也有利于加快构筑我国面向世界、深耕亚太、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

  权力减法换市场加法

  这几天,在上海化工区奉贤园区,上海保立佳化工有限公司30万吨水性丙烯酸乳液项目工地一片忙碌。今年4月初拿到地块,8月就获准开工;政府部门的审批时限,比以往缩短了2/3。公司基建部经理邢文强说,前期的审批大大节省了时间,现在公司只管抓紧时间施工,争取明年3月试生产。

  数据保立佳项目只是今年上海行政审批改革再次提速的一个缩影。今年上海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拟再取消100余项、调整优化600余项,并已经向张江高新区下放了13类20项行政审批权限。同时,正在全面梳理市级部门职责,着力解决政府部门职能越位、缺位、交叉错位等突出问题,更多采用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的方式管理经济社会事务。

  解读肖林说,探索“小政府、大社会”,就是要努力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

  那么,政府审批退出的领域,会不会“一放就乱”?肖林表示,与简政放权同步跟进的,必须是信用体系建设。这样,“事前审批”更多转为“事中事后监管”,有了社会信用系统支撑,“市场自净”的功能就能代替政府管控,实现“宽进严管”。“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开通试运行以来,法人、自然人的信用信息集中在平台上,包括42个政府部门、公用事业单位、银行金融机构等所掌握的信息,构成社会联合征信。将来企业的市场行为都会有信用记录,一旦诚信破产,在市场中就寸步难行。

  另一方面,上海还制定实施了《关于促进改革创新的决定》,这是我国鼓励改革创新的首部地方性法规,以立法形式明确了全市改革创新的激励保障措施与责任豁免,真正化解创新者的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