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在表演集体健身操。 记者于涛摄
中山发布国内城市首个社会建设中长期规划 提出实施“社会建设”十大工程
实施社会建设
十大工程
(一)热点民生提质工程
(二)居民收入倍增工程
(三)社会保障惠民工程
(四)现代社区建设工程
(五)社会组织发展工程
(六)社会融合共进工程
(七)全民修身提升工程
(八)博爱名城公益工程
(九)平安中山建设工程
(十)法治中山建设工程
本报讯 (记者刘竞宇、陈维澈 通讯员易剑、陈迎迪)“‘十二五’期间(中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至2018年,(中山)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昨天,中山市发布《中山市社会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值得关注的是,《纲要》提到要实施社会建设十大工程,具体包括了热点民生提质工程、居民收入倍增工程等。
10多处体现中山领先
有份参与该《纲要》编写的中山市委党校副校长、市社会创新咨询委员会委员段龙飞表示,该《纲要》从中山的整体来设计,“不只着眼于某一方面,而是涉及百姓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各个方面。”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所长左晓斯认为,中山作为国内首个编制社会建设中长期规划的城市,反映出中山市一直以来敢为人先,敢于探索的精神,左晓斯表示,《纲要》中有10多处体现了中山的领先,如构建“橄榄形”的社会结构、探索社会治理体系等。
中山市发布的《纲要》全文有2万多字,当中都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设计,涉及不少百姓关心的热点民生问题,亮点不少。
据市社工委专职副主任丁勇介绍,该《纲要》提出了优化社区服务、加快培育社会组织、推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构建广大群众参与社会建设的协同共治格局等举措。此外,《纲要》还强调社会治理创新,提出了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措施和要求,包括创新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权益保障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等,着力破解城乡和城市双重二元结构。《纲要》中提到的实施社会建设十大工程均与中山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突出了“中山味”。
专家解读
居民收入倍增工程之实施创业富民行动
“完善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鼓励多形式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创业的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和创业服务体系。”
梁士伦(中山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教授):这有利于实现真正的全民富裕。
中山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梁士伦教授认为《纲要》的推出意味着中山的党委、政府从改革开放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并重的新阶段,“这本身就是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标志。”他表示,《纲要》在中山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有扎实的基础上推出的,非常值得期待,而《纲要》目标明确,将十大工程作为落实社会建设的抓手,确保了《纲要》接下来是可供落实的。
在《纲要》中关于“居民收入倍增工程”的表述上,提到要“完善支持创业的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和创业服务体系。”对此,梁士伦表示,要想全民致富,创业不可轻视,只有创业才能实现长久的富裕,“创业热情、创业人数的高低体现出城市的活力,只有一个城市有创业的土壤,城市才真正有发展的活力,实现长期的繁荣”,因此《纲要》强调要鼓励和支持创业,体现了中山对未来发展的前瞻性。
他还指出,虽然中山一直在说“敢为天下先”,但现状是有一些领域难以保持领先,这说明中山持续创业、创新的土壤还不坚实,还需要进一步的培育。
社会融合共进工程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异地务工人员延伸
“推进积分制管理向深度和广度拓展,逐步将住房保障、医疗保险等纳入积分制管理范围。开展流动儿童关爱服务。加快推进居住证‘一证通’配套制度建设,保障异地务工人员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权益。”
匡和平(中山市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市社会建设研究院院长):更好地促进了新老中山人融合。
匡和平称《纲要》充满了中山元素,富有浓郁的“中山味道”,特别是全民修身行动、博爱名城公益建设以及新老中山人融合等方面地方特色非常鲜明,独特性强且已通过实践证明是符合中山社会建设实践不可或缺的好路子。
新老中山人融合是中山社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匡和平解释,《纲要》中的拓展积分制深广度、“2+8+N”模式推广等从高层面来看,是促进新老中山人更加融合的不同工作细分,“其中积分制是从打破户籍身份藩篱,‘2+8+N’模式则是在一些新老中山人倒挂的农村社区开展创新融合的基层治理模式,但目的是一样,都是为了促进新老中山人更加融合。”匡和平说。
匡和平还讲到,中山在社会建设实践中所探讨出来的慈善万人行;为破除双重二元结构所确立的共创共享理念在实践中摸索的城乡一体化路子以及异地务工人员积分入学入户制度;为实现全面共治所开展的“金点子”征集、博爱100公益创投;为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所推行的“社工+志愿者”模式等等均是中山一步一步总结自己中闯出来的。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