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千亿元社会融资目标提前完成

2013年12月04日 06:34   来源:青海日报   

  今年以来,青海省金融系统以实施社会融资规模千亿元工程为总抓手,金融业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部分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截至10月底,全省社会融资规模988.03亿元,同比增长61.8%。目前,千亿元社会融资目标提前完成。金融工作凸显出信贷结构持续优化、融资方式更加多元、保险发展稳中有进、非银机构发展壮大、金融改革创新加速推进、金融政策支持体系有效加强、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七个亮点。

  今年,我省在扩大信贷规模的同时,着力在优化存量和信贷结构上下功夫。截至10月底,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390.83亿元,比年初增加518.97亿元,同比增长27.24%,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2.94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第四。十大优势产业、科技“123”、涉农、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22.53%、114.62%、32.46%、27.03%。

  通过着力推进企业债券融资、上市公司再融资和中小企业私募债、集合债、集合票据发行工作,我省融资方式更加多元。截至10月底,全省完成债券融资156.5亿元,信托贷款234.9亿元,再创历史新高。青海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开业,我省成为全国第10家设立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省份,首批70家企业挂牌。100亿元中期票据发行工作全力推进,完成60亿元票据发行工作。我省正式纳入全国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省份。吸引省外资金105.2亿元。

  截至10月底,我省13家省级保险经营机构实现原保费收入33.32亿元,同比增长21.69%,增速居全国第一。截至10月底,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由12种增至15种,大田作物参保县增至23个,政策性农业保险林业承保面积由2012年的300万亩增至1500万亩。全省431.35万城乡居民获得大病保险保障,占全省常住人口的76.52%;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稳步推进,保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

  创新探索设立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再融资中心,积极引导民间投资进入金融领域,新批25家创新金融机构。截至10月底,担保机构融资担保平均放大倍数2.4倍,比全国高0.3个百分点。担保平均费率为1.8%,比全国平均费率低0.1个百分点,“融资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伴随着金融改革创新加速推进,中信银行西宁分行、省信用担保集团、大地财产保险青海分公司相继挂牌开业,先后引进设立华泰证券、西南证券、中信建投青海营业部。

  推动兴业银行、马鞍山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或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注册资本10亿元的民营全国性法人保险机构——西部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筹建工作稳步推进。以民营资本为主导的全国性银行正在加快筹建。青海银行海西支行设立,西宁农商行完成增资扩股,柴达木农商行、玉树农商行挂牌开业,格尔木农商行即将挂牌开业。

  值得一提的是,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运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我省批准设立了西宁民间投融资服务中心、青海省西部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完成西部首单生态补偿碳交易——三江源/青海湖牧区分户式太阳能碳权开发及碳交易项目,标志着西部地区首次运用碳交易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融资项目在我省成功实施,为三江源及类似生物特征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依托金融租赁持续助力青海航空产业发展。

  金融业总量增加、效能提升、创新加速,离不开政策支持体系的加强。今年,我省相继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青海省金融支持轻工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关于促进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是目前我国首个支持民族地区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金融政策性文件。同时,还研究起草了《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意见》、《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意见》、《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意见》、《关于促进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青海省促进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意见》、《关于金融支持三农三牧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

  此外,我省加强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建设,初步建成全省金融风险控制信息系统,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集中开展了农信社不良贷款化解行动,全省涉嫌非法集资等金融犯罪专项整治行动,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通过举办各类金融培训,培训1580余人(次)。 (作者:花木嵯)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