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一村庄因海难致村里十几个孩子没有父亲

2013年12月04日 11:01   来源:东南快报   

8岁的小安有时候想爸爸了,就会跑到家附近的江边望着渔船发呆

小安正在帮第二次中风的奶奶盖被子

小安只能趁着傍晚的光线把作业做完,为家人省些电费 李剑准/图

  “爸爸要是能从照片里下来,和我说几句话就好了。”几乎没有思考,8岁的小安(化名)说,这就是他最大的愿望。

  小安生活在福州琅岐的闽江村,一个曾经被誉为“最美村子”、“富裕村”的小渔村。小安的爸爸在他刚出生时,就被大海夺去了生命。“缺爸爸”的生活,让小安早熟懂事,又孤独敏感。

  而在这个村里,“缺爸爸”的不止小安一家。变幻莫测的大海无情地吞噬了一个个青壮年,留下了十多户和小安同样遭遇的家庭。他们有的一出生就是孤儿,有的从来没有新衣服,有的从此变得一言不发,独来独往……

  昨日,本报记者探访了这些“海难家庭”,希望通过报道,给这些有着苦涩多泪童年的孩子们,带去温暖和善意。

  A 小安(8岁)

  刚出生3个月,爸爸就遇到海难

  2006年出生的小安,只能从照片里认识爸爸。

  因为在他刚出生不满3个月之后,他24岁的爸爸就因为一次海上事故,跌入海中丧生。没过几年,他的妈妈改嫁。如今,他只得跟年过六旬的爷爷,以及瘫痪在床的奶奶一起生活。

  小安的家是一栋两层楼的青砖房,这是他的爸爸给他在世间留下的最后生活保障。

  房子入口处的墙上,悬挂着小安爸爸的遗像,年轻俊朗的面孔下,“1982年-2006年”的白条字,格外刺眼。

  “从来没有零花钱,衣服是隔壁的阿姨送给我的。”小安和同龄的孩子相比,略显瘦小。他的上衣已经太小了,以至于他准备弯腰搬凳子的时候,手臂伸张得额外吃力。

  而在小安的衣柜里,只找得到他3-4岁时候的衣服。

  “孩子奶奶吃药的钱,一星期就要花掉300多元,哪有钱给他买衣服、玩具什么的?”小安的爷爷说,自从小安的爸爸2006年去世之后,7年来,小安就再也没有买过新衣服。家里只能靠着政府给的300多元低保金生活。如今老伴中风在床,一个星期的药量只能分成两个星期来吃。“有时候,我还要出海捕鱼,填补家用。”

  希望被欺负时,爸爸能从照片中出来

  性格腼腆的小安,常常在憋了十分钟之后才会说一句话。

  他说,每当在学校里受了委屈,看到同学都可以和家长抱怨,自己就格外嫉妒。自从妈妈改嫁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见过妈妈一次。他说,家里也没有妈妈的照片,如今他对妈妈的印象已经越来越模糊了。现在,他只想在“被欺负”的时候,可以让照片里的爸爸出来,和他说几句话,帮帮他。

  小安说,在他的心里,其实还有一个秘密。有时候想爸爸了,他就会跑到村委会附近的江岸边坐着,看看对面的闽江。“爷爷说,爸爸就是在离那里不远的地方没掉的,如果我站在这里说话,爸爸应该都会听见。”

  B 小洁(10岁)

  一说起爸爸,他就一言不发

  和小安有着同样遭遇的,还有村里10岁的小洁(化名)。

  小洁的爸爸是去年,在连江附近的海域,因为在爬上舢板时,不小心跌入湍急的海水中丧生的,年仅39岁。失去了家庭的主心骨之后,小洁65岁的爷爷只得重回运输船上打零工。目前生活来源是爸爸的死亡赔偿金及爷爷每月1000多元的收入。

  昨天,当听到记者和家人说到爸爸的名字时,原本还在一旁玩闹的小洁瞬间安静了下来。他站在一旁,看着泪流满面的妈妈和奶奶,他一滴眼泪也没有流,只是此时任凭小伙伴怎么招呼,他都一言不发,只是愣愣地看着前方。

  事件背景

  出海捕鱼风险高 吞噬家中青壮年

  闽江村里有十多户因为海难,“缺爸爸”的家庭,这是福州琅岐边防派出所调查出的结果。

  “出海,把人的命分成十份的话,只有三份命才是自己能够把握住的。”闽江村村支部的江书记说,出海作业就是一份高危的职业。

  江书记说,闽江村地处琅岐闽江口,总人口3800多人。在这个小村子里,主要靠近海及闽江捕捞为生。由于村里人勤劳肯干,上世纪70年代以前,村里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但随着政策的改变,渔船数量锐减。一时无法适应转业的村民只得受雇于私人老板。

  “冷空气即将来到福建的时候,也是鱼群最集中的时候。”江书记说,为了抢占最优的捕鱼区域,获取最大收益,渔民只得“抢浪尖、抢风尖、抢时间”。而这时候大都是靠经验、勇气和运气。

  但是,并不是什么时候运气都是好的。一些渔民超量捕捞后,导致浮升过快,船体倾覆,也有一些渔民因为没有及时逃过迎面而来的风浪丧命海中。“而这些被大海吞噬的渔民,大都是孩子的爸爸们。”

  家里的经济和精神的主心骨坍塌了,原先有着不错经济收入的家庭,都开始走下坡路。“这十多户家庭,基本都是靠政府给予的低保金生活。”江书记说。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