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北苑家园小区,4年“自治”之后,重回物业管理“真空”状态。
当初在物业撤离后,由小区热心业主自发组织的“居民自治小组”,为何最终选择了以当初被他们鄙夷的方式,结束了这个小区短短4年的“自治”?
写在前面的话
门卫室空无一人,垃圾堆成小山,机动车乱停乱放,绿化带被业主辟为菜园……4年前物业公司刚撤离后的一幕,再次出现在郑州市北苑家园小区。不同的是,4年前,离开的是物业公司;现在,远走的是小区居民对小区自治的希望。
来自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的数据显示,郑州市有53个自治小区。从11月17日到12月4日,大河报记者走访了其中7个小区,发现多数近况不尽如人意。而在古都洛阳,涧西区20号街坊通用小区的小区自治却越来越红火,参与小区公共事务的热心居民越来越多。
小区自治难点在哪里,为何有成有败?对那些规模小、住户少、物业公司不愿意接的小区,公共服务的出路究竟在何方?请看本报调查。
【现状】小区乱了套,重回4年前
11月17日上午,郑州市国基路与普庆路交叉口向南200米路西的北苑家园小区一片沉寂,一些老人和孩子正坐在楼道口晒太阳。
“前几天这小区乱了套,垃圾没人清理,全都堆在楼道口,气味非常大。直到昨天,业主不得不自发组织清理。”住户王大爷指着楼道口的垃圾桶说。
记者看到,虽然垃圾已被清理,大量残渣和污迹仍留在原地。
沿着小区主干道往里走,能看见许多还没有清理的垃圾堆,远远就能闻到恶臭。路上,塑料袋、废纸片随处可见。
小区老业主齐辉说,垃圾没人清理,全都堆在楼道口;停车没人管,基本靠自觉;绿化带成菜园,谁圈住就是谁的……
这一幕,跟4年前小区物业刚撤离时的景象几无二致。
【探因】曾经很红火,为何断了弦?
A “居民自治小组”?新来的住户不认账
“居民自治小组2009年刚成立时,核心成员有22人,大家都被看做英雄。”在郑州市某茶社,自治小组核心成员之一李翔不紧不慢地说。
小区是开发商和一个政府部门联合开发的,共有16栋380多户,部分是定向开发,剩下的面向社会发售。“刚开始,开发商就违约,本应2007年交房,但2008年元旦才交。开发商办房产证也不积极,更严重的是,第一年就没有暖气。”李翔说,“当时大家心灰意冷。一个叫朱毅的教师在网上呼吁大家联合起来,对抗开发商和开发商派驻的物业,业主纷纷响应,刚开始有22位住户代表小区全体业主,与开发商交涉。”
小区9号楼业主何云峰回忆,这批人都是有正规工作的人,知法懂法,组织人们去售楼部谈判,最后硬是把违约金要了回来。何云峰家当时仅交房违约金就分了几千元钱。物业一看势头不对,就直接撤了。
接下来的事情显得顺理成章。2009年,朱毅联合小区热心居民组成居民自治小组,制定收费标准,并成立物业小组,由他们提供物业服务。
然而,自治小组很快陷入质疑。“谁最热心,谁受到的指责就最多。”从2009年起就住在小区的居民赵洪恩说,很多人陆续把房子卖了出去,老住户越来越少,新搬来的业主有做小生意的、有打工的还有公务员,成分复杂,大家彼此间缺乏了解,不少人对自治这种方式不认可。
“很多刚到小区的居民冷嘲热讽,你这个自治小组要干啥啊?凭什么小区什么事情都要听你们的?”赵洪恩说。
即便是被居民认为“能力超强”的朱毅,也无法漠视这种质疑。“我们的确是‘黑户’。”他坦言,居民自治小组并没有经过业主委员会授权。不过,他们曾告诉过大家,小组只是过渡,小组存在的意义,就是让那些有时间、有能力的人去组织成立业主委员会,让小区进入正规化管理。
B 致命的“最后一根稻草”:收不上来钱
龚公是自治小组的另一位核心成员。他感慨,压倒自治小组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收不上来钱。
自治小组每个月的收支明细表,就贴在小区大门口的公示栏内,至今还能看到。2009年6月,这个小区有208户业主缴纳“物业费”,当月除去保洁、门卫等费用,还有98元结余。
“那是我们自治小组的全盛时期,除了维权,我们还做了很多漂亮的事情。”龚公说,他们给小区装了监控设备,还协调政府安装了健身器材。
“当时大家很陶醉。”小区7号楼居民何敏诗说,自治小组把收费标准公示后,几乎没人反对,小区就这么执行了。“那个时候小区住得很舒服,自治小组协调能力很强。一个住户家里失窃,就有居民自发地在晚上牵着狗巡逻一个月。”
2013年7月,小区财政状况急转直下。收支明细表显示,当月小区超支5150.19元。“仅有70多户居民缴费。”龚公说,2010年前后小区入住的虽然只有200多户,还有余钱装监控;现在住了300多户,反而连门卫的钱都不够发。
业主刘超是新搬来的,他虽然买了车库,却常为汽车被堵在小区里窝心。他说,自治小组管理差劲,“乱停车、绿化带变成菜园他们都管不了,我干吗要交钱?”
C 流汗又流泪,热心人不愿再蹚浑水
支撑李翔、朱毅、龚公他们走下去的,是一个共同的目标,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再由业主选聘专业的物业公司。这个想法看似简单,却被4年的现实碾得粉碎。
朱毅回忆,在自治小组忙着成立“业委会”时,政府部门也接到了老百姓的投诉。“主要是怀疑挪用公款,买监控是不是吃回扣了?树买的是不是贵了?”
龚公说,有些业主总是在找茬,比如地打扫得不干净,车位不够用。
刚开始被他们奉若至宝的小区QQ群,也不再团结,变得失控。“我们收到业主意见后,一直在整改,但总是达不到业主的要求。有住户就在QQ上谩骂,那些难听的话,我都没办法复述。”
与物业公司的洽谈也不顺利。很多公司一听是这个小区,就不愿接。小区对面的丰庆佳苑小区物业公司倒是愿意接,但提出要改善小区硬件,比如修复损坏的监控、整治车位。而“装监控要三四十万元,已经没有一个业主再愿意为这个小区花钱了”。
今年10月27日,小区举行全体业主会议,宣布自治小组终止工作。这种退却的方式,曾是他们所鄙夷的。被李翔、朱毅他们寄予厚望的业主委员会也流产了。
“现在小区又恢复了物业刚离开时的状态,没有门卫,没有保洁。”李翔无比伤感,他说,自治小组的成员为小区服务全部是无偿的,连电话费都不报销,但结果却是这样,让人无法接受。
悲观情绪在蔓延,几乎没有人再看好小区自治。一位自治小组成员在小区QQ群留言:今后小区所有活动我都全力支持,但是我真的没有时间再参与了。
【走访】7个自治小区,多数近况不遂人愿
记者在郑州市房管局物业管理处处长程建颖那里了解到,像北苑家园这样由小区业主选举业委会或其他自治管理机构管理小区公共事务的“自治小区”,郑州共有53个。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规模小、住户少、物业公司不愿意接。
记者走访其中的天天馨苑、富丽家园、东里路社区、福乐社区等7个“自治小区”,发现多数近况都不尽如人意。
在建设路富丽家园小区内,路边一条铁链子加上几根木棍就是一个车位,地上堆着垃圾。居民梁女士对“小区自治”很不满意,“相当于没人管,你看,到处都是垃圾”。
“原来她是人见人夸的社区好人,不要一分钱,带着社区搞自治,结余的钱还给小孩儿发红包。现在,她已经辞职。”11月28日上午,在郑州市天天馨苑小区,提起王淑兰老人,居民曹正义感慨连连。
2013年7月,王淑兰辞去了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的职务,她今年73岁,已经连续住院多次,还有高血压。“不能生气,不能激动。”她向记者念叨着,“我这么大年纪,不拿一分钱,白天忙,晚上忙,为啥还有人对我的工作不满意?”
全家反对也直接促成王淑兰辞职。“她老是把家里东西往外拿。小区刚自治的时候,要收物业费,老人累得住院,都是子女出钱。家里人很生气,你不挣钱就算了,还往外倒贴钱。”王淑兰的子女告诉记者。
那么,是不是说,“自治小区”因为人心各异、资金困境等原因,注定会失败呢?并非如此。在洛阳,不少“自治小区”搞得很红火,相关内容请阅读A13版。
(李翔、龚公、朱毅等文中所提部分小区居民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