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雾霾下 江苏公共服务应急系统凸显漏洞

2013年12月10日 12:37   来源:新华日报   杭春燕 李源 吕妍 王宏伟 任松筠

市民骑车经过南京地标紫峰大厦

  上万名旅客滞留机场,高速公路上一堵五六个小时,各地应急方案步调不一……经历这次大范围雾霾天气,我们发现在突发事件面前,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运转依然不尽如人意。如果下一次雾霾或类似事件来临,我们又该如何有效应对?

  交通信息发布,如何再提前?

  6日至8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机场公司副总经理张有富告诉记者,这3天,机场共取消683个航班,几万名旅客不能按时出行。雾霾对航空影响的最高峰出现在8日,当天机场跑道只有4小时达到运营标准,376个航班取消,1.3万名旅客滞留。“8日是禄口机场投运16年来取消航班最多、跑道关闭时间最长、情况最严重的一天。”张有富直言。

  旅客抱怨,气象部门早就发布雾霾预警,为什么不早点通知旅客航班取消,造成大家按时赶到机场,苦等一天,最终被告知航班取消,白白做机场一日游?

  张有富告诉记者,8日午后确实天气开始转好,跑道迅速开启,正常运转了4小时后,傍晚雾霾加重,机场能见度迅速下降,跑道再次关闭。机场、航空公司、空管、气象等多方迅速会商,决定将当日所有的370多个航班取消,此时,前两天机场滞留旅客和搭乘当日航班的绝大部分旅客已经赶到机场。接到航班取消的信息后,开始疏散。

  江苏东航党委工作部部长钟鸣告诉记者,航班确定改签或取消后,通过东航968968呼叫中心24小时电话和短信通知被取消或被调整航班上的旅客,累计达1.5万人次。但由于机票购买渠道很多,乘客购买机票时没有留下有效的联系方式,通过电话短信联系不上的乘客占20%以上,航空公司只能增派人手现场通知。

  在机场候机的王先生建议,机场的航班取消或延误信息能够再提前一些,并通过电台、微博等媒介及时滚动发布。“同时,机场问询电话也应增加,8日我多次拨打电话了解航班情况,却总是打不通。”

  何种情况停课,能否成惯例?

  此次雾霾中,南京等城市启动了红色预警,中小学幼儿园随即停课。有的家长因为没有接到学校通知,而照常把孩子送到了学校。5日下午,南京停课一天后,全市家长们又苦等教育部门的通知:第二天是否上课?

  “因为雾霾而停课,这还是第一次。如果以后再发生类似情况,希望应对更加有序,什么样的情况要停课事先定好,以后就成为惯例,比如发布红色预警了,学校自然就停课,教育部门也不必纠结是否下达停课令。”曾到日本留学的南京市民朱先生介绍。

  曾在美国做过访问学者的江苏开放大学夏卫红老师觉得有关部门发布信息的渠道还可以增加。她告诉记者,在美国一些冬季经常下大雪的州,家长早晨起来发现下大雪,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看孩子的学校是否停课或推迟上课。电视里常常是一串学校的名字,有的学校停课,有的只是晚两个小时上课等等。“家长们一看就有数了。”

  停课之后怎么办?记者注意到,南京有些学校的老师通过班级QQ群、一线通等工具和学生们沟通交流,布置作业。南京市长江路小学校务办助理赵昌竹老师说,现在技术手段较多,老师还可以在校园的BBS上用视频授课、讲解题目,让学生在家同样学习。

  雾霾应急预警,怎样更完善?

  罕见雾霾,也暴露出应急预警的不少问题。此次全省13个城市均遭遇了重污染过程,但除了南京、盐城、镇江等市中小学(幼儿园)停课外,其他城市并未停课。此外,泰州始终未启动应急预警,淮安的应急预警也延后启动。

  对此,省环保厅大气办负责人单阳表示,各地的应急工作方案并不一致。据介绍,经历了去年底今年初的雾霾之后,江苏就率先启动了这项工作,今年3月25日发布了应急工作方案,将应急分为一、二、三级,分别对应AQI大于500,300-500,200-300。而国家环保部今年4月编制的相关指南中,则将应急分为两级;到了11月份,环保部又接连发出几道通知及指导意见,提出与其他应急预警相一致,分为蓝黄橙红四级。但江苏各地的工作方案是或早或晚出台的,因此造成了各地应急方案不一致的现象。

  比如,关于公车限行,省级层面没有提及。而连云港、淮安、无锡等地则都提出了红色预警时公车限行的要求。另外,南京此次连续启动了5天的红色预警,“这主要是南京AQI指数超过300就启动红色预警了,而别的城市是超过500才启动红色预警。”单阳透露,目前包括全省13个城市以及省级层面,都在修订大气污染应急预警工作预案。

  预警是根据前面污染累积的时间加上预测而发出的。以南京为例,前面AQI超过300累积了24个小时,并且预测未来48小时还会持续严重污染,即发出红色预警。有市民提出,这时大家已经呼吸了很久的污染空气,预警未免显得滞后。单阳表示,“未来随着预测技术手段的提高,有望让预警更加提前发布。”

  一些地方没有如期启动应急预警,也遭到人们质疑。对此,省环境应急办相关人士坦言,目前全省范围内大气污染应急管理尚未到位,一些地方在应急预警方面存在着“部门推诿、职责不明”。

  “突发事件的应对系统,对于国内各个城市而言都是新课题,这次雾霾敲响了警钟。”9日,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彭希哲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雾霾可能会成为我国秋冬季节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应急管理部门可以牵头气象、环保、交通、卫生、教育等部门联合开展雾霾天气影响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基于雾霾天气预警的部门联动专项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应对措施,有效消除不利影响。彭希哲同时认为,这种体系的建设不仅要靠政府,社会各界都应出力,比如媒体要承担起传递更多有用信息的作用,市民也要在非常时期遵守社会秩序,响应政府号召。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