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碧水蓝天 装扮美丽河南

2013年12月13日 11:49   来源:河南日报   杜君 张海涛

 

  今年,郑州市实现了29年来的首次天然气集中供暖。“煤改气”后,年可减少烟尘排放290.8吨、二氧化硫排放172.38吨、氮氧化物排放378.54吨,将助力郑州市重现蓝天白云。图为12月10日,我省第一个大型“煤改气”项目——郑州政七街热源厂“煤改气”工程扫尾现场。记者 邓放摄

 

  12月11日上午10时,天空湛蓝,在郑州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正在调试能见度测量仪和空气采样头设备的空气测报科副科长陶杰高兴地说:“今天天气不错,市区空气质量为良,接近优!”

  自郑州今年启动PM2.5监测实时发布以来,陶杰和他的团队每天24小时坚守岗位,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而实时更新的一串串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记录着他们默默付出的辛勤劳动,也见证着郑州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从今年8月开始,眼瞅着郑州连续3个月退出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后十名,同事们都非常兴奋。”陶杰说,“污染治理不是几年的事,更不是几个人的事。只要全社会每个人都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未来,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湛蓝的天空。”

  据了解,以日积月累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为基础,明年郑州将开展空气质量预报工作。届时,空气质量好不好,也能像天气预报一样“早知道”。记者邓放摄

  清凌凌的丹江水明年将一路北上,成为美丽河南新的“代言人”。

  透过这一库碧水,背后凸显的是我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刮骨疗伤的勇气,去除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关停并转污染企业,倾注环保事业的不懈努力。

  南水北调渠首丹江口水库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折射出生态文明建设带给中原大地的巨变。十八大以来,我省升级绿色屏障,严守生态红线;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捍卫碧水蓝天,中原的美丽愿景正变得更加清晰,低碳发展、生态富民的和谐画卷正徐徐展开。

  举世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生态文明建设再次成为亮点。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一系列掷地有声的“美丽举措”,进一步为建设美丽河南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工程篇·升级绿色屏障

  【镜头】迎着晨曦,成百上千只白天鹅或曲颈鸣唱、或比翼齐飞,守候多时的摄影爱好者争相举起相机按下快门,留住一个个动人的瞬间。

  “今冬白天鹅来得更多了,有的是举家迁徙,有的则邀来‘亲朋好友’共相聚。”三门峡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梁仁俊说,随着黄河湿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飞临越冬的天鹅数量逐年增加,已达近万只。

  “河南的生态建设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农学部主任尹伟伦自2007年以来,每年都来参加我省的林业生态效益价值评估,对连年来我省的林业生态效益价值保持5%的年增速高度肯定。

  莫小看这涌动的绿色,全省森林和湿地合力,年吸收二氧化碳8713.46万吨,约相当于全省一年总能耗排碳量的12.64%。

  为经济发展“扩容”,一以贯之绘“绿图”,以工程为抓手“升级”绿色屏障已成为共识。

  今年,在林业生态省建设目标圆满实现后,我省又围绕生态改善、粮食稳产、环境宜居,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全力构筑“四区三带”区域生态网络。

  “5年内,全省将新造林13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5%,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力争达10130万吨以上。”省林业厅厅长陈传进满目希冀。

  未来五年是我省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为应对随之而来的环境压力,我省未雨绸缪,加快推进蓝天工程、碧水工程、乡村清洁“三大工程”,为科学发展“开路”。

  通过严格控制工业大气污染,严格控制城市燃煤和油烟等面源污染,严格控制城市扬尘污染,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到2020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将比2010年下降30%左右。

  【媒体聚焦】绿色梦想,生态家园,怀着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心,河南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了《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2013-2017年)》。由此,河南林业生态建设再次踏上了新的征程。河南,绿色梦想正在展翅;中原,绿色梦想照进现实!(原载《中国绿色时报》2013年6月25日)

  制度篇·护佑碧水蓝天

  【镜头】在郑煤集团超化煤矿,工人下井时要领取一瓶饮用水。你一定想不到,这些饮用水,竟是由矿井水神奇变来的。

  在煤矿的净化处理中心,地下数百米深处排出的黑色矿井水正源源不断地流进净化设备中,通过多重处理后变成清冽的饮用水。后勤矿长王永亮介绍,每小时五台机组可净化350吨污水,该煤矿全年节水净化100多万吨,年节约200余万元。

  “随着我省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还会刚性增加,环境要素巨大需求与现有环境容量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苏说。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

  用制度保护环境,一场“水陆空”的生态保卫战已在我省打响。

  如果全国人均水资源是一杯水,我省的人均水平只有这杯水的五分之一。我省是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一些地方因水用量过大,甚至闹起了“水荒”。

  用制度拧紧“水龙头”,我省近年开展了有益探索。出台了节约用水管理条例,修订发布了《用水定额》,

  实施水资源论证制度和取水许可制度,我省万元GDP用水量已由2002年的353立方米减少到2012年的65立方米。

  年初不期而至的雾霾,不但横扫大江南北,还开始漂洋过海。一片雾霭中,郑州在环保部公布的空气质量最差前十城市榜单里“时隐时现”。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日前表示:“法制管理标准等制度要更加严格。我们必须提升标准为子孙后代留下可以持续发展利用的资源。”

  9月26日通过审议的《河南省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草案)》,把明确政府污染减排责任作为重要立法内容,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条条都是减排措施。

  依法治霾,未来5年我省PM2.5浓度有望降低15%以上,郑州或将永远对空气质量最差前十城市榜单说“拜拜”。

  【媒体聚焦】2013年3月,河南省三门峡市实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监管的环境保护工作格局。……这一要求强调了党委的责任,并把这一责任排在政府责任之前,是现行监管体制的重大创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原载《中国环境报》2013年12月3日)

  发展篇·融合青山银山

  【镜头】在西峡县五里桥镇的鹳河滩地,成片的猕猴桃园一眼望不到头。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地,西峡为兼顾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摒弃高耗能高污染的老路,转向发展生态农业。

  农民叶孔文今年就种了4亩猕猴桃。他告诉记者,这里的猕猴桃不用农药化肥,口感好,一亩能收入一两万元,种猕猴桃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首选。

  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行,殷实小康但环境退化也不行。十八届三中全会超越了以往单一的经济改革主题,明确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五位一体”改革。

  “生态红利”被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绿色低碳的经济活力也将被进一步激发。中原大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已实现了相融共生,美丽和富强正携手前行。

  绿色森林成为财富森林。苗木花卉、林产加工、林下种养,全省林业总产值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继2012年突破千亿元大关后,今年仅林下经济“聚宝盆”产值就有望超过150余亿元,受益农户26万户。按照林业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意见,到2020年,全省仅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林产业集群就将达15个。

  与前两年相比,我省传统资源型、高耗能产业的投资比例和增速都出现大幅下降。省环保厅严把建设项目环评准入关,今年上半年审批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116个,就有24个“两高一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遭否决。

  项目削减,发展质量却更高。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效应明显,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正在提升。

  【媒体聚焦】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告诉记者:“既要保障一湖清水送京津,又要打造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区域增长极,成了南阳无可回避的现实选择。”(原载《经济日报》2013年9月3日一版头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生态文明的征程从来就不是一条坦途。中原大地勇挑绿色重担、奋力前行,一个水清天蓝、美丽宜居的河南将为“生态文明”作出生动注解!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