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资国企改革 培育土壤让企业家脱颖而出

2013年12月18日 22:00   来源:新华网    

  历经四个阶段的改革之后,上海国资国企改革17日再次踏上新征程。根据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上海将围绕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国有经济竞争力这个目标,努力营造环境让企业家脱颖而出。作为全国体量最大的地方国资“重镇”,上海此举将为其他区域起到示范作用。

  在新一轮的改革中,上海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比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此,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提出,要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革,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打造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公众公司。

  事实上,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方面,上海近年来力度颇大。比如平安信托入主上海家化,弘毅投资参股城投控股,都体现了上海国资对待非公有资本的开放态度。国资国企是上海发展的最大存量资源,而坚持用市场手段配置这些资源,是此次改革的基本原则。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对此,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提出“全面推行国企领导人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合理提高市场化选聘比例,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积极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这些措施,无不指向国企领导人这个改革关键点。如何推动国企领导人“去行政化”、回归企业家本质,是这次改革的重要着力点。

  国资国企改革的成效如何,要看上海能不能有适宜企业家成长的土壤,能不能吸引和集聚一大批企业家。上海将完善有利于人才集聚的激励机制,完善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任职机制,完善有利于改革创新的容错机制。

  在对国资进行分类监管上,上海也迈出了步伐。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提出,要明确国企功能定位并实施分类管理。竞争类国企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功能类国企以完成战略任务或重大专项任务为主要目标,公共服务类国企以确保城市稳定运行、实现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并引入社会评价。

  专家认为,不单纯以经济效益论英雄,将促使部分功能定位不清的国企,专注于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百姓增加福利。毕竟,国资国企改革的成果,最终要实现全民分享。

  在分类监管的基础上,上海将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国资流动平台,调整优化国资布局结构。根据规划,上海将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使80%以上的国资集中在战略产业、基础设施和民生改善领域。

  方向已定,路径已明,剩下的就是行动和落实。下一步上海将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完善国资管理体制,坚持出资人定位,以管资本为主,实施分类监管。二是着力优化国资布局,把更多国资集中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用好国资流动平台。三是推动国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分类实施长效激励约束、建立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四是支持更多国企“走出去”,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培育一批本土跨国公司。

(责任编辑:秦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