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常州8岁男童"太会赚钱":教同学题目每题收一元

2013年12月19日 10:44   来源:现代快报   

  常州的一位“80后”父亲李先生(化姓)最近很头疼。上周日,他偶然发现刚上二年级的儿子程程(化名)竟会赚钱了,“借给同学羽毛球拍收费两元;教同学题目每题一元;给同学玩电脑每次两元……”更为严重的是,12月17日中午,班上有同学违反纪律,为了不让程程报告老师,这位同学又“贿赂”程程5元。听到儿子说的这些事情,李先生非常吃惊,但又不知该怎么教育儿子,于是便在网上发帖求网友支招。

  二年级男孩的“生意经”

  老爸的烦恼

  8岁儿子“赚”同学的钱

  “二年级儿子会赚钱了,泪奔,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他了,大家帮忙出出主意吧!”12月17日,网友“segan”在化龙巷上发帖,引起众多网友关注。

  昨天上午,现代快报记者联系上发帖人李先生,他是一位“80后”父亲,工作日在上海上班,周末才回常州。李先生说,他正为此事发愁呢!儿子程程今年8岁,读二年级,平时都很听话,学习也不错,在班上还是一名班干部,负责管理纪律。每周一,李先生都会固定给程程8元零花钱,但一般到周五,就差不多花光了。

  12月15日晚上,吃完晚饭后,李先生和程程在家打闹玩耍,突然听到程程口袋里有硬币撞击的声音,掏出来一看是两个一元硬币。李先生就问“钱从哪里来的?”

  没想到程程很自然地说道:“今天有同学没带羽毛球拍,我带了两副,就借了一副给他,收了两块钱。”

  李先生感觉不妙,又继续盘问,发现果然还有其它的收费项目。“上次同学把我手套弄丢了赔了一元,教同学题目每道题一元,同学来家里玩电脑每次两元。”更为严重的是,12月17日中午,在就餐时,班上有同学讲话违反纪律,为了不让程程报告老师,又“贿赂”程程5元。当天程程还教了两个同学每人一道数学题,又获得两元,不过由于同学没带钱暂且欠着。

  老爸的迷茫

  不知该怎么教育他

  知道这些情况后,李先生心中五味杂陈,“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同学之间怎么能这样呢?”据李先生透露,程程表示收费已经出现很多次了,而且过年前的目标是挣够100元。“他说是要买游戏点卡。”

  李先生说,程程在幼儿园时,曾对电脑游戏有些痴迷,之后他和妻子觉得不对劲,就限制儿子玩游戏了,只有周末才可以玩。发现程程有这个现象后,从这周开始,李先生还关照妻子,每周给程程增加两元零用钱,从以前的8元涨到10元。

  不过李先生心中还是有些担心,“想不通小孩怎么会这样的,在家里我们也没像其他父母一样,比如让他做个什么事情,给他多少钱。我们现在就是特别迷茫,不知道究竟怎么跟他沟通、怎么教育他比较好。”李先生也希望记者能帮帮忙。

 

(责任编辑:石兰)

共(3)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 页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