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安改革干部考核任用机制 民意测评占50%权重

2013年12月25日 09:30   来源:文汇报   沈竹士

  王炜赴任长宁公安分局华阳路派出所所长一年多,手机里名为“辖区居民”的群组中恰好收纳了100位居民的联系方式:“从物业经理到热心居民,从送奶工、环卫工到钟点工、维修工,都和我们有联系——今年的派出所所长和派出所工作民意测评,我有把握。”

  派出所所长和派出所工作民意测评是上海市公安局改革干部考核任用机制的重要载体。市公安局政治部组干处介绍,在对派出所所长的考核中,民意测评的结果被赋予了50%的分值权重——简而言之,评价一个派出所所长的成绩,“公安局长”和“居民”各有一票。民意测评运行3年,结合评议结果,共有38名所长提职提级,5名所长因连续2年内外部评议排名靠后被要求限期整改。

  居民满意成绩自然好

  嘉定区嘉新社区居委书记袁丽琴组织并参与了今年对戬浜派出所的民意测评。她说,社区随机向街道干部、居委干部、特邀监督员、居民发放了330份集中测评问卷,市公安局还通过发放评议信、微信互动、上门访谈等形式扩大评议参与者范围,“测评最直接的效果,是社区民警每天到居委会‘上班’了,认识民警的居民多了,民警认识的居民也多了。”

  嘉定公安分局戬浜派出所所长何宇坦言,市公安局在启动民意测评之前曾约请十位派出所所长征求意见,他正是其中之一,“由于民意测评要评测公众对所长的认知度,大家最初免不了有些担忧——派出所的辖区里,少则数万人,多则20万人,怎么让这么多人满意派出所和所长的工作?”

  民意测评运行3年之后,所长们对测评的理解发生了巨大变化。

  “民警与居民之间的联系多,派出所对地区治安的掌控力就强,居民满意度就高,民意测评成绩自然就好。”王炜说,居民安全感的高低与扒窃、盗窃等“小案件”的案发率、破案率密切相关;而破获“小案件”的线索往往来自于社区居民或小商贩。民警刘玉勇今年破获了一起网络赌博案,线索就来自于社区里的一位防盗门安装员:“他报告了一件奇怪的防盗门安装业务,帮助我们发现了网络赌博团伙。”据统计,依托与居民的“熟人效应”,华阳路派出所今年的入室盗窃破案率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了15个百分点。

  测评推进“条块大联勤”

  身处治安情况复杂地区的派出所所长们则开始把测评视为“条块大联勤”的“推进器”。松江公安分局新桥派出所的辖区目前实有人口近20万,但本地户籍人口仅2.7万,乱设摊、乱倒渣土、跨门营业等城市管理顽症比较突出。“居民感觉乱哄哄,治安评价好不了。”新桥派出所所长陈备军刑警出身,对触发刑案的因素格外敏感,“治理城市管理顽症不是派出所的业务,但城市管理顽症中往往隐藏着影响治安的危险因素。公安的民意测评要征求街道党政领导的意见,这给我们提了个醒:派出所的工作要放在镇政府工作的大局之中来考虑,与基层政府之间要有密切联系。”目前,作为突发事件联动处置机制的“指挥长”,新桥派出所在抵达现场后会直拨9个联动部门以及镇长、副镇长的电话,为有效控制突发状况、维护公共安全打下了组织基础。

  “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直接接触市民的窗口,派出所对群众需求的敏锐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安把控公共安全的力度。”上海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民意测评结果挂钩干部选拔培养,实实在在地把群众需求“做实”为干部工作的“指挥棒”;实践证明,这一机制在派出所民警中形成了压力传导,密切了警民关系,有效提高了社会治安状况。

(责任编辑:秦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