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底线民生首次写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01月16日 15:27   来源:羊城晚报    黄丽娜 陆志霖

  关键词

  保障底线民生

  报告内容 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从今年1月起,将城乡居民低保补差标准分别提高到333元/月和147元/月,农村五保对象人均供养标准提高到5897元/年,孤儿基本生活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1150元/月和700元/月,医疗救助人均标准提高到934元/年,残疾人生活津贴和重残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600元/年和1200元/年。从今年7月起,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人均标准提高到80元/月。全省各级财政为此将投入154亿元,其中省级财政负担欠发达地区总投入的58%、共71.8亿元。

  解读 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今年第一次被写入了广东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位列“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的首项。

  去年6月,省人大常委会就选取了“底线民生”作为人大提前介入预算编制的突破口,组织人大代表对全省底线民生保障情况进行了“摸底”。通过一个多月的摸查,省人大发现广东多项底线民生的指标在全国落后。在跟省财政厅等多个部门的多次沟通,和对底线民生基础数据的测算后,省人大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关于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的调研报告。

  报告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重视。省政府于去年11月出台了《关于提高广东省底线民生保障水平的实施方案》,提出四年投入823.55亿元,让广东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到2017年走在全国前列。而今年,正是方案实施的第一年。

  “今年的财政预算对底线民生这块有比较大的投入,比上年增长了45.30%。”三届省人大代表、江门市社保局局长俞雪花,一路跟随省人大参加了底线民生的调研,在看到今年的报告后她表示了满意:“财政支出一般是根据财政收入状况来逐年增加,但是广东省在底线民生的保障上,很重视人大的意见,把广东底线民生的差距通过财政筹集资金的方式一下子缩短了很多。在整个财政增长速度受到影响,很多地方需要用钱的情况下,财政还能集中财力来解决底线民生的问题,在低保、五保户、孤儿救助、医疗救助、城乡居民养老等方面安排了很多钱,很不容易,我本人感觉比较满意。”

  更重要的是,2014年用于底线民生保障的支出中,省级财政安排了71.8亿元来负担欠发达地区总投入的58%。俞雪花表示,以前的情况就好比是省来买酱油,基层出只鸡,最后往往是基层没这么多钱,鸡买不起,酱油也用不掉;如今情况倒过来了,省级出鸡,基层出酱油。

(责任编辑:彭博)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