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门统计显示,我国居民实际退休年龄远低于法定退休年龄,领取养老金的平均年龄仅为53岁。提前退休,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比例较高,且多有不合规之处,这带来诸多矛盾,变相加重了养老金负担。在中央提出推进延迟退休的背景下,廓清和规范提前退休成为当务之急。
提前退休普遍存在
2013年11月,河北省黄骅市委组织部宣布全市科级干部超过53岁,副科级干部超过52岁的全部提前离岗休养,同时提高三级工资。如此“高调”举措立即引发社会关注,其上级部门也就此事成立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
实际上,黄骅市的做法并非孤例。在一些地方的机关事业单位,所谓“退二线”俨然成为“惯例”,甚至被某些地方塑造为体现“干部能上能下”“干部年轻化”的“创新机制”。多位基层干部告诉记者,虽然从制度层面看,“退二线”并不等于“提前退休”,但在不少地方二者显然模糊了概念与界限。
江苏镇江一位胡姓公务员今年57岁,根据镇江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相关政策,男性年满55岁、女性年满50岁且工作满20年,可以申请提前退休。他告诉记者:“领导婉转地找我谈了话,可以提前退,也可以二线再混两年。想想也快到年纪,就打了申请提前退休。”
在一些效益好的大型国有企业,提前退休情况更加普遍。南京市民刘敏告诉记者,自己有亲戚在某国企工作,“早就不上班了,天天在家搓麻,各种福利奖金照拿,比我们一天累死累活拿的钱还多”。
记者了解到,“提前退休”并不止“好单位”才有,在一些效益不佳的企业,“内退”比例同样高得惊人,且职工内退后既拿不到原有工资,也领不到足额退休金,只有少量的基本工资,对这个人群来说,“提前退休”几乎等于断了经济来源。
30多岁就“内退”的徐州市民杨桂芳目前以摆地摊为主要谋生渠道。她说:“内退之后一个月就几百块钱,这些年做过家政、卖过小吃,现在摆地摊,家里收入够用。再熬一两年就到退休年纪了,到时候可能就不干了。”
有数据显示,在我国不少省份,提前退休、“内退”等比重高于10%,少数省份甚至高达20%。更有甚者,在一些地方帮助办理提前退休成了“产业”,只要送钱走关系就能顺利获批。
制度屡屡被钻空子
根据我国现行规定,男性60岁退休、女干部和科技人员55岁退休,女工人50岁退休,长期从事特殊工种或因工致残、失去劳动能力的可以提前退休。但在实际操作层面,这个美好初衷却频遭亵渎,提前退休制度屡屡被钻空子。记者调查发现,其中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行政策法规不完善。尽管劳动部门对提前退休原则做了规定,但并未跟进出台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政策和规定。镇江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很多单位存在提前退休现象,就算有些违规操作,人社局也难查实,更难改变这一现象。
第二,部分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退二线”政策腾挪岗位。记者采访发现,这些单位大多工资福利待遇较好,尤其是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江苏某卷烟厂一位职工告诉记者,想进来的人很多,基本都有关系,来了总得有点事情做。“老职工提前退休,不用干活,各种福利待遇不会少,又给有门路的年轻人腾出了位置,这是双赢。”
第三,部分效益较差企业希望以提前退休“甩包袱”。长三角地区一家濒临破产的国营老厂的负责人坦言,千方百计让职工提前退休,就是希望减少工资和保险福利等支出,实现减员增效的目的。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地方政府对企业这种行为非但不正确引导,还大开方便之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提前退休之风。
第四,部分职工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希望能从效益差的企业里“脱身”,形成了“提前退休”的“买方市场”。已经提前退休3年的南京市民李建华告诉记者:没退休的时候,一个月1000多块钱,现在退休了,还是1000多块,而且自己岁数也不大,再找点活干,一个月起码有两三千元收入,所以当时找关系托人,“送了不少礼才退下来,但这也值”。
此外,近年来随着事业单位改革深入,也有一些事业单位职工担心政策变化影响未来退休制度,很多快到退休年龄的人开始寻求提前退休,以求获得保障。
第五,在一些地方,提前退休成为权力寻租手段。复旦大学社科部副教授邵晓莹说,这一现象使个别地方对解决提前退休乱象缺乏积极性,甚至形成扭曲的社会氛围,将“想提前退休就要送礼找门路”变成“规矩”。在湖北襄阳,一个号称有哥哥当劳动局副局长的骗子,短短3个月就骗了10多个人20余万元,其招数只有一个:可以帮办提前退休。
加强管理势在必行
有关专家认为,保障符合条件的职工提前退休十分必要,但在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养老金负担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亟待堵住违规提前退休的口子,因为提前退休现象普遍存在,就意味着大量职工要提前领取退休金,这将大大增加养老金负担。
提前退休也暴露出社会不同阶层人群间的矛盾,且可能持续激化。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我国养老金缴费率达到员工收入的28%,这个数字明显高于不少发达国家,但退休后工资仅能达到退休前工资的41%,这个数字却远远低于大多数国家60%的标准。
“尽管数字反差巨大,但仍有很多人愿意提前退休,表明目前养老体系在不同性质单位、不同效益企业中存在巨大的不均衡性。”苏州市人社局一位干部的话一语中的。
有群众反映,同样是“提前退休”,公务员、事业单位、垄断大国企等单位收入较高,而普通百姓却为微薄的养老金收入发愁,这种分割的养老体系深为老百姓诟病,“提前退休”后产生的巨大落差或将加深这一矛盾。
另外,很多提前退休人群选择再度就业,他们既拥有很强的劳动能力,又吃着养老金的“饭”,并在一定程度上争抢就业岗位,势必造成与新就业人群之间的矛盾,进而引发更多人、尤其是青年群体对现有政策、制度的不满。
专家认为,养老制度调整确实很难一蹴而就,但改革势在必行,提前退休这一制度必须严格规范。
邵晓莹说,在政策法规上要有更明确规定,对相关部门和企业要有更细致的考核和惩罚机制;还要加快机关企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步伐,逐渐改变因为所在单位不同而造成养老金收入差别巨大的现实,从根本上解决这一暗藏社会隐患的民生问题。(记者 刘巍巍)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