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曝出黑龙江海伦市一边申报国家级扶贫重点县,一边建造价超亿元的豪华政府办公楼,引起一片哗然。同时,另外一条新闻也同样撞击着公众敏感的神经,国家级贫困县河南台前县豪华办公大楼扎堆而建,且县领导配有“别墅”宿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县600名学生的学校拥挤不堪,玻璃窗上的窟窿用破木块遮挡,环境脏乱犹如“难民营”。
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引起了纪检部门关注,并介入调查。
专家表示,以“贫困县”为幌子,实施贪图享乐的作风很容易滋生腐败。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长王敬波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反腐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出台,有望改变一些地方政府死活赖着贫困县的帽子不摘的情况。
怪状 当不了贫困县 县长感觉灰溜溜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黑龙江海伦市一边申报国家级扶贫重点县,一边建豪华政府办公楼引发关注。当地回应称是拿政府旧大楼置换。而记者调查发现,黑龙江海伦市为建新政府大楼,将新楼周边大量土地作为补偿划拨给开发商,并非拿旧政府大楼置换。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分析,这主要是利益之争。他说,目前部分贫困县获得的扶贫资金,甚至能占到当地财政总量的近一半。要钱这么容易,很多地方就不愿花力气发展经济自己挣钱。而随着各种优惠和扶贫资金的到来,个别领导干部从中分羹,这导致部分扶贫资金没能真正用于扶贫,“官肥民瘦”时有出现。
2013年12月底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扶贫工作报告中,常委会委员批评有些地区“有钱盖楼没钱扶贫”。李连宁委员坦言,一些地方挖空心思、削尖脑袋要当贫困县,当了贫困县以后,开庆祝大会热烈祝贺,当不了贫困县,其书记、县长就感觉灰溜溜的,觉得对不起全县人民。有的财政收入已经几个亿、甚至十几个亿了,仍然继续要当贫困县。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国良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扶贫县的群众不愿意退出,干部也不愿意退,也不敢退,导致了退出贫困县只进不出或进的多、出的少。
王敬波认为,中央扶贫的钱主要是要用到老百姓身上,而地方政府可能会用到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上,也可能会对老百姓起到一些间接的作用,那这样很容易成为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了,也就是“扶县”与“扶民”两层皮现象。
数据 部分被曝光豪华办公楼造价过亿
《法制晚报》记者统计发现,仅2013年,媒体曝光的贫困县建豪华办公大楼的新闻就至少5起,耗资基本上全过亿。这和贫困县的身份形成强烈的反差,一度引起热议。
以河南省台前县为例,其为国家级贫困县,2011年,台前县财政收入才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成为河南全省所有县级行政单位财政收入最后跨过亿元大关的“特困县”。
去年上半年,该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650元。就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河南台前县因豪华办公大楼扎堆而建,且县领导配有“别墅”宿舍引起外界争议。
有媒体记者实地调查发现,更为令人心酸的是,就在紧邻该县政府大楼1公里之遥的城镇中学,却有600名学生拥挤在窄小的宿舍休息,玻璃窗上的窟窿用破木块遮挡,环境脏乱犹如“难民营”。
据此,网友一边倒地发出质疑:有钱盖楼没钱办学为哪般?随后,台前县回应称“已停止批建新楼堂馆所”。
黑龙江海伦市、河南新乡市封丘县、安徽利辛县等地也出现类似的情况。
观点 反腐将促使假“贫困县”现形
针对有些地方政府戴着贫困县的帽子不脱,甚至评上贫困县后大吃大喝庆祝等现象,王敬波表示,在反腐力度加大的背景下,随着《意见》的出台,或许能改变上述情况。
“大家都知道,中央对地方官员的要求更加严格了,大吃大喝、盖豪华办公楼这些事情中央决不允许出现,如果现在还死活赖着贫困县的帽子不摘,说不定就是一个雷,如不把扶贫资金用到正道上,一遭民众举报,就会丢官。”王敬波说。
王敬波认为,在反腐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摆脱贫困县的称号,才是真正的政绩,让国家的扶贫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
扶贫资金使用一直被诟病,缺乏严格的管理,导致走后门、看面子,有无过硬关系、领导一言堂等因素都影响了资金正常使用。有些资金因此被闲置、浪费或者贪污,还有的发给了不符合条件者,符合条件者却得不到应有的资金。
竹立家认为,在进一步严格贫困县申报条件的基础上,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应该加大“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力度,让企图借此腐败和逐利者偷鸡不成再蚀把米。只有这样,争夺贫困县的热度才会理性下降。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