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省围绕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注重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强调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反映增长质量的各种指标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事实证明,广东的发展是在加快转型升级基础上注重协调的有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投资效率不断提高。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GDP增长的主导因素。在拉动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是反映投入效率的最基本指标。与广东投资、GDP在全国中的比重相比较,广东投入效率逐渐提高。2013年,广东GDP增长了8.5%,达到了6.23万亿元,广东GDP占全国GDP的比重将达到11.2%。但广东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为5.22%,这就意味着广东用全国5.22%的投资,创造了全国11.2%的产出。2012年,广东用了全国5.3%的投资,创造了全国10.9%的产出。通过这两年间相关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广东投资效率的提高。
二是民营经济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稳步上升。作为典型的预算硬约束投资主体,民营企业往往对价格反应敏感,会根据价格变化在计算收益与成本后才作出投资决策。这不同于对价格反应不敏感的政府投资项目,也不同于具有预算软约束的国有经济主体。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投资来自于民营企业的比重越大,它的市场活力也会更强一些,通过竞争形成的投资有效性也更高一些。近年来,广东民营经济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稳步上升,接近60%,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广东投资效率的提高。
三是发展不平衡势头得到遏制。2000年世界银行关于增长质量的研究报告表明,高质量增长的关键在于有效地解决经济系统中的短板问题。广东省经济发展中的短板之一就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2013年,通过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供给以及加快城镇化发展,逐步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从2012年的1∶2.95变为2013年的1∶2.82。2013年7月,省委、省政府发出了“振兴粤东西北”的动员令,作出了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新部署,即加速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环境,推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推进地级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这些重大战略举措使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的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而使粤东西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人均GDP差距从2012年的1∶3.43缩小至1∶3.18。
四是节能减排与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2012年广东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是每万元0.532吨标准煤,比2011年下降5.38%,2013年又进一步下降3.5%。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12年下降7.17%的基础上,2013年再下降4.53%,比年初的计划指标3.55%还降低了一个百分点。2013年,广东城镇污染水处理率已经超过了80%,所有地级以上市实现了PM2.5检测数据的实时发布。此外,森林面积持续扩大,绿化带网络开始形成,清洁生产有效推进,绿色广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相反,如果经济增长率较高,而各项增长质量指标都提高,那么,这种增长是良性循环的,也是广大群众所希望的。在增长质量指标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增长率越快越好。2013年,广东GDP增长率稍快于2012年,就是在许多增长质量指标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取得的。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叠加的挑战,2014年广东GDP预期增长率定为8.5%,且增长的动力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与2013年相比,2014年的“三驾马车”除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期增长13%显得稍快一些之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进出口总额的预期增长率都调低了,分别为18%和1%。这意味着按照原有的动力结构实现增长的难度有所加大,通过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的迫切性进一步增大。省委、省政府在分析全省发展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指出了下一步发展面临的难得机遇,诸如转型发展、周期波动、全球性创新浪潮等,更指明了可能增长的动力来源与实现途径。这种动力来自于为化解发展中问题而形成的倒逼机制、国内各地创先争优形成的竞赛机制、对外开放产生的全面竞争机制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战略部署,为应对挑战、创新体制机制提供了根本动力。通过改革,最大限度地释放市场活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是当前最有效的实现途径。一方面,要解决迈向高收入社会中的各种不平衡问题,仍然需要较大的投资需求。2011年广东的铁路密度为0.014公里/平方公里,高于全国0.01公里/平方公里,但低于印度与墨西哥等国家的水平。而区域经济一体化首先是各地区之间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研究表明,1914-2000年全球化推动力的82%来自于交通设施的改善。所以,广东对改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仍然有较大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民间也提供了较大的可动员的资本潜力。2010-2012年间,广东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比在60%左右,排在全国倒数第六位。而全国各银行存贷比平均水平在70%左右,这意味着广东至少有10%的储蓄存款余额没有在本地得到充分利用。如何使投资需求与供给达到平衡,就需要通过改革加以解决。省委、省政府已提出,通过完善市场准入、运行、监管、退出制度,大力推进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千方百计地降低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费用;通过争取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民营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公司设立期货交易市场建设与地方金融生态建设等,充分地动员本地民间资本存量,吸引外部资本更多流入;通过打造一批协同创新平台,诸如科技与金融结合,产学研结合、地方与国家以及国际研究机构等科研院所之间的结合,加快创新型广东建设;通过存量调整与增量提质结合,以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点企业与重大科技专项和信息化为抓手,推进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等等。这些举措都将成为新时期提升增长质量的重要手段。
当然,追求数量增长容易,提高质量增长难。纵观今年全省经济工作安排,我们可以看出,在处理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之间的关系上,广东以提升增长质量为主,协调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之间关系,通过改革与结构调整,提升发展质量,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