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斤卖书在沪成"成熟产业链" 文字"斤斤计较"有辱斯文?

2014年02月27日 08:28   来源:东方网   郦亮

消费者似乎对这种论斤卖书很买账。

  东方网2月27日消息:据《青年报》报道,读书是一种沉淀,让人感受到知识的重量——然而,当书籍不再是看标价销售,而是不管何门何类,直接扔到电子秤上“以重论价”,又让读者作何感想?

  新年以来,南京和杭州等地相继出现了大量“论斤卖书店”。青年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上海是此类书店的重镇,在这方面很多老板走在了全国同行的前列。而且“论斤卖书”俨然已经成为一条产业链,不少书店因此致富。

  在不少读者和文化人士看来,“论斤卖书”终究是别扭的,此举也似乎与读书人的所谓“卖书伦理”相违。因此关于这种模式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现场]

  小书店日卖500斤

  老张的书店开在一条热闹的马路边。三四十平方米的店面也算得上是现在时髦的“中小微”书店了。但和那些书店不同的是,一台据说最多可以承受100公斤重物的电子秤赫然放在老张的收银桌上。电子秤的上方悬着一张“图书每斤18元”的海报。“18”是新贴上去的,显示了老张“跑赢CPI”的决心。

  老张是心算的高手。他往往一看电子秤上那个定格的数字,就能一口说出书价。当然,他不属于那一类认死理的老板,书价的零头他一般会很自然地舍去。所以老张认为,最终的书价必定是他满意,而读者也能接受的一个价格。老张这家书店的图书是“论斤卖”的。他将书扔到电子秤上熟练的手势,总让人觉得在菜场似曾相识。连老张有时也自嘲“人家卖菜,我卖书”。“真正的卖菜老手,虽然也是以斤论价,但你见过有几个是斤斤计较的?不计较,客人才会再来。”

  但是,老张觉得他和那些卖菜的终究是两路人。人家卖的是菜,而他毕竟卖的是书。在这方面,老张还是有一点根深蒂固的清高。所以他拒绝吆喝。他的书店里除了那张不断更新着价格的海报之外,看不到任何宣传形式。老张每天只端坐在收银台前结账,时不时瞄一眼店内,看有没有人还没结账就把书塞到包里。

  老张是难得殷勤的。似乎有一点“殷勤了就不像卖书人”的意思。但是这家“论斤卖书店”却没有实体书店普遍遭遇的寥落。书店里的人少,大多是中老年人。也夹着几个青年人。

  一些老读者显然是经常光顾的。他们说老张“人客气”,“总会舍去零头”。所以付账的时候都会主动和他说几句话。但老张总是淡淡地回应。这家书店一天可以卖出大约500斤图书,老张称得手时常酸得抬不起来。他已经很疲惫了。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