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重点工作。(制图)
新闻背景
2014年是我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攻坚之年。
不久前闭幕的自治区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全文27页,其中对2014年的工作安排达16页。
“着力夯实农牧业和基础设施两个基础、着力推进特色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两个重点、着力提升民生改善和基本公共服务两个保障、着力激活改革开放和对口支援两个动力、着力强化科技和人才两个支撑”--报告内“六对抓手”的表述,简明归纳了2014年自治区政府的施政纲领,同时勾勒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炼、务实、明晰的特点。
在大力发展经济、深化改革、推动开放的同时,办好民生“十件实事”等具体工作也明确写入报告,使我区2014年的政府工作安排统筹与细化兼顾,更具操作性。同时,一些备受关注的“新词”也出现在报告里:稳慎推进耕地草场有序流转、全力打造西藏旅游升级版、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
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富有远见且清晰可见的发展蓝图。
看一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哪些亮点
重点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根据区党委关于全区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文化产业、特色农牧业、藏医藏药业、优势矿产业、民族手工业、高端饮水业、清洁能源业、生态林果业等,打造成我区最具成长性和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
“进一步理清了我区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明晰了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张宏发告诉记者,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宏观上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速阶段,中央转移支付的增量和增速相对减弱,要推动我区经济转型,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对我们尽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出了迫切要求。
牟永文也表示,长期以来,我区过度依赖投资拉动,“撒胡椒面”的发展方式导致投资边际效益递减,要实现我区经济增长的新突破,需要把改革红利、内需潜力、创新活力叠加起来,加大矿泉水、水电、牛羊肉规模化养殖深加工、太阳能等开发力度,进一步推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产业兴区,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
全力打造西藏旅游升级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4年我区将全力打造“旅游升级版”,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整合优质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以企业为载体推进旅游自然资源资本化,精心打造高端旅游景区景点、高端旅游精品项目等特色旅游产品。
“此举将进一步提升西藏旅游业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发展效益,更好发挥旅游业在西藏跨越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张宏发说,2014年我区将高标准修编旅游发展规划,对全区旅游经济发展布局进行全新规划,突破以往按照行政管理单元来进行规划的老思路,同时兼顾各个地区旅游发展的优势和需求。
“旅游业属于生态环保产业,生态是我区的独特优势,文化是西藏旅游发展的灵魂。”张宏发认为,此次明确提出要促进旅游与文化、生态融合发展,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区旅游发展的内在品质,充分放大旅游经济的边际效益。
近年来,我区致力于打造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不断提高旅游接待能力,2013年,全区接待游客129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65亿元,但人均消费尚不足1300元。
在牟永文看来,这恰好说明当前我区旅游产业发展层次不高、资源利用低效的现状。“西藏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且不可复制,但目前好比是黄金卖了白菜价。”牟永文认为应该着重在发展方式、提高效益上做文章,主动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高端游客。
为促进我区旅游管理体制创新,助推旅游产业化,报告内提出将推进旅游自然资源资本化、组建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俗话说,‘好马配好鞍’。组建科学高效、协同推动的管理机构与我区大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相匹配。”牟永文表示,在自治区旅游局基础上组建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将会联合文化、文物、商务、国土、建设、交通等多个部门,形成旅游产业统筹协调机制,促进我区旅游产业从单一部门推动向部门综合联动转变。
办好民生“十件实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响亮提出了办好民生“十件实事”,包括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控物价、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文化惠民、扶贫开发、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等内容,预计投入70多亿元,较2013年增加近20亿元,标志着我区社会养老、困难群体补助等民生保障再次提标扩面,进一步惠及困难群体。
“自治区主要领导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我们宁愿少上一点项目、少搞几个工程,也要把民生事业搞上去。”张宏发认为,此次在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办好民生“十件实事”,是区党委决策部署在政府工作中的具体化,着重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支持,体现了新一届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底线思维,同时树立了新一届政府为民、亲民、爱民的形象。
“对我区而言,判断是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衡量标准,是民生事业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能不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对此,新一届自治区政府头脑非常清醒,明确表示要一年接着一年干。我们可以期待,今年将会有更多更好的民生政策和民生措施出台实施。”张宏发说。
听一听 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双引擎”启动的声音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围绕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决定的实施意见,此次《政府工作报告》用较长篇幅,对深化农牧区改革、推进国有资产资本化、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等内容进行了安排部署,充分体现了我区改革的目标和勇气。
“报告中指出,要继续深化农牧区改革,推进耕地草场有序流转,意味着一旦宅基地、草场耕地进入市场流转,农牧民就可以进行抵押担保,实现经营权的买卖。”牟永文解释说,经营权的流转对于盘活农牧区的资源要素,激活农牧区发展活力,增加农牧民群众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牟永文表示,城乡二元结构是目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结构性问题,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城乡之间在就业、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繁重的任务是在农牧区,深化农牧区综合改革的一系列举措,有助于我区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新型城镇化路子,让广大农牧民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牟永文向记者透露,下一步,自治区将认真总结曲水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的经验和做法,并在日喀则、山南、林芝地区各选取一个县,结合各地区实际实施农牧区配套改革试点工作。
报告中指出,要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建立政府补助、市场引导、金融撬动等发展机制,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益事业、资源开发、特色产业等领域。
“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来看,我区的短板是民间资本的不足。”针对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相关内容,牟永文表示,我区尚属欠发达地区,市场成熟度、发育度滞后,还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仅仅依靠国家投资或本级财政投入,不足以支撑跨越式发展。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将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进一步撬动和引导民间资本。
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经济战略研究所所长王代远认为,我区多年来侧重依靠国家投入,投资来源单调,以平等互利的经济技术合作方式,从多个经济主体、相邻省份、民营企业吸引投资,有助于改善我区投资渠道单一的现状。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开展西藏特色产业开发、加大技术人才引进,将有效弥补我区现有经济格局中的短缺要素。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北上、南下、东进的对外开放大思路:依托藏青工业园,推动西藏北上发展,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依托南亚陆路贸易大通道,积极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进一步加强与四川、重庆经济贸易文化联系,融入成渝经济圈;发挥对口支援优势,通过高端嫁接的方式融入东部沿海发达经济区。
张宏发告诉记者,这样的总体考虑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区经济的开放性。
“法国的依云矿泉水可以卖到西藏来,为什么西藏的5100不能卖到欧洲去呢?”谈及我区扩大对外开放的工作思路,牟永文显得异常兴奋,他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实施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布局。把握好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把我区发展上升或纳入到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布局,有助于我区搭上加快发展的班车,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市场、两种资源、两种手段,通过大开放促进西藏的大发展。
牟永文认为,作为长期封闭的欠发达省区,西藏需要通过开放达到加快发展的目的,建立与内地市场更加紧密的联系,扩大自身影响,让优势资源得到高效开发,让西藏产品真正走出去,创造经济价值,实现富民强区,逐步甩掉落后的帽子。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当西藏实现腾飞,不仅意味着自己有钱花,同时还能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牟永文如是向记者展望道。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