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天明路多位爱心商家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服务

2014年04月21日 15:28   来源:郑州晚报   

开始工作前,一名环卫工戴上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送来的“爱心口罩”。

4月17日晚,“爱心小卖部”门前成了“露天影院”。

只要看到窗台上有空水杯,东风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李书琴就会提着水壶将其倒满。

  免费早餐 免费理发 免费喝茶 免费“露天影院”

  生活在“爱心街”天明路上

  让我们感到幸福的事儿还不止这些……

  一年来坚持不懈为等车市民提供凳子、免费为环卫工提供早餐的“爱心羊肉汤馆”,3年来敞开店门免费让70岁以上老人和环卫工理发的“爱心理发店”,7年间经常主动走上街头邀请环卫工来免费喝茶的“爱心茶庄”。

  4月16日,一条原本普通的天明路“因爱心商家扎堆为弱势群体免费服务”,通过本报报道走进了公众视野。

  这条洒满爱心的路上还有哪些让人感动的事儿?

  从4月17日开始,郑州晚报记者3天内深度回访了这条“爱心街”,一些鲜为人知、常年在这条路上上演的“爱心义举”被相继发现。  

  爱心小卖部

  【爱心内容】免费为农民工放电影

  【爱心时间】8年

  4月17日晚上7点半,夜幕刚刚降临后的绿荫广场渐渐热闹起来。天明路东风路北100米路东广场西门口的一家小卖部,也迎来了一天中最繁忙的时刻。

  “老板,拿双手套。”几分钟后,来自重庆的装修工曾中急急忙忙走进了小店。让人意外的是,他买完东西后并未离开,而是搬了一张凳子在小店门口的一台电视机前坐了下来。

  “哇,这不是周星驰么?今天晚上又有好片看了。” 曾中坐下不到5分钟,另外几名结伴到广场游玩的建筑工也围了过来。一阵热闹过后,小店门前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露天电影院”。

  “平时经常来这儿买盒烟和小工具,店主可好了,每年天热的时候,都会在门口给大家放电影。”由于几年来一直在东风路附近的工地干活儿,来自开封的小刘算是小卖部的“常客”。说起经营小店的一对小夫妻,他连竖了两次大拇指:“这两口人真不赖!虽说他们做的是小本生意,可心里总常常想着别人。”说到这儿,他伸出手比画了一下,“光我,都来这儿看了两三年电影。”

  经营小卖部的夫妻俩来自洛阳农村,老板叫范丽方,33岁,老板娘叫李向丽,32岁。从2006年小店开业后没多久,他们就在10平方米大的小卖部门前摆上了电视机和小板凳,每年天气转热后,租几张碟为附近外来务工者免费播放电影。

  “今年刚开始没几天,以往每年也是从4月份开始放。现在天气还不算太热,人也不多。不过一进入夏天,天天晚上都坐满了观众。”小范说。

  截至目前,这个每到天热就免费为外来务工者放电影的习惯,夫妻俩坚持了8个年头。

  爱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爱心内容】搀扶老年患者就医、为环卫工烧开水

  【爱心时间】1年

  “小伙子,你认识对面环卫站的人吧?替我把这包口罩交给他们,给大家发发。整天干活儿太脏,这东西离不了。” 4月18日中午,东风路巡防队员马子坚和队友沿天明路巡逻时,在东风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门口遇到了58岁的李书琴。在他们的印象中,这名老人虽说时常见面,却并不熟悉,只知道她在服务中心负责保洁工作。

  东风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两个保洁区域,紧挨着森林半岛小区南北两侧。平时,李书琴主要负责北区的保洁工作。1年前,她认识了比自己小4岁、刚到中心南区负责保洁工作的王平。从那以后,这对心地善良的好“姐妹”,在工作之余携手做起善事。

  “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事儿。”由于年龄和工作原因,李书琴和王平的“公益范围”基本都在单位周边。只要忙完手头上的活儿,她们都不会闲着。一会儿去主动搀扶前来就医的老年患者,一会儿忙着帮附近环卫工和保洁人员烧开水。虽说每件事情都不算大,但她们细腻的爱心方式却给很多人带来了不小的感动。

  每到寒冷的冬季,她们总会在烧好开水后第一时间通知到附近的环卫工;每到炎热的夏季,她们又会想方设法为新烧的热水降温,尽量能让大家喝到爽口的凉白开。

  “他们每天干活都很辛苦。多喝点开水,对身体好。” 截至目前,天明路1年多来先后更换过的两三拨环卫工人,都曾多次喝过她们亲手烧好的开水。

  【爱心效应】爱心店林立,环卫工每人每月至少能省200多元

  4月19日下午,郑州晚报记者在天明路宋寨南街附近的环卫中转站见到了该路段的环卫班长马春叶。已在这条路上工作了6年多的她,对近几年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爱心事儿都了如指掌。按照她的说法,几年来,这些献爱心的商家从来没做过公开宣传,大家都是在口口相传中获知了这些信息。

  “其实,除了天明路,北边的丰华路和索凌路还有两家免费早餐店。很多时候,大家也会去那里吃饭。”马春叶掰着手指算了一下,幸福地笑了,“附近的爱心店可真不少,所以大家都觉得在这儿干活儿特别幸福。”

  曾经,马春叶在与同事聊天时,还一起计算过另外一笔账。按照目前情况,天明路上的12名环卫工除了每天喝水完全免费外,所有人都在享受着爱心商家的免费早餐。再加上理发、喝茶等一些免费服务,“即使按最低的消费标准来算,每个人一月也至少能省200多块钱生活费”。

  马春叶说,每天上下班时间,所有环卫工都要在中转站集合。所以,平时的天明路上环卫人员相对较多。或许就是这个原因,许多热心人把关注焦点放在了他们身上。

  为何这么多颗爱心齐聚天明路?

  他们是这样说的——

  “帮别人,就图个心里舒坦”

  “做的都是小事,但生活中有了这些小事,心里很踏实”

  今天,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公益故事”

  经过3天的采访,郑州晚报记者发现,以东风路为界线,天明路南段因路面稍窄而商户稀少,但北段却因居民小区较多并毗邻绿荫广场而商户林立。

  如此算来,短短500多米长的道路聚集了5家“爱心店”。

  为何这么多颗爱心能齐聚在同一条路上?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逐个走近他们。令人感动的是,他们之间并没有任何关联,但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用不同方式去关爱身边的困难群体。 郑州晚报记者 常亮 文/图

【公益人物】 范丽方 李向丽(小卖部老板)

  【爱心事迹】 为农民工免费放映电影8年

  【善举初衷】

  一台小小的电视机、几张小板凳,对绿荫广场附近不少建筑工人来说,这个场景,给他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露天影院”建于2006年。那时候,范丽方和李向丽刚从洛阳农村老家来到郑州打拼。由于资金少,多次奔波后,他们在绿荫广场西门租了一间10平米大的房子,经营香烟、矿泉水和土产。

  就在小店开业后的第三天,附近工地几名建筑工人的举动引起了李向丽的注意。

  “老公坐在柜台前看电视,几个工人围在旁边不愿走。”这一幕,李向丽看在眼里,酸在心里。当天晚上,她就和丈夫商定:“今后,把电视搬到外面,让那些晚上没地方可去的工人观看。”紧接着,为了满足一些“观众”的要求,他们又从租房处搬来了DVD机,到音像店租几张碟,为大家放起了电影。

  就这样,夫妻俩8年来始终牢记着当年为外来务工者建“露天影院”时的初衷:“这些工人与我们经历相似。大家同在一座城市,要相互支撑。”

【公益人物】李峰军(吕老大羊肉汤馆老板)

  【爱心事迹】一年来每天准时为候车市民摆放爱心凳、请环卫工免费喝羊肉汤

  【善举初衷】

  李峰军,许昌人,36岁。2012年10月,他在一位吕姓朋友的帮助下,来郑州开了一家羊肉汤馆。至今,心怀感激的他,还在店里使用着这位朋友所创下的“吕老大”招牌。

  2013年春节过后,李峰军看到门口的公交车站没有座椅,就把店里几把最好的凳子搬了出去。从那以后,一排整齐的粉红色“爱心凳”成了公交站旁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

  没过多久,另外一件事情又一次激发了李峰军的爱心。有一天,他从报纸上看到了一篇“呼吁关爱环卫工”的报道。报道中,一名环卫工辛苦、劳累的工作场景深深地击中了他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当天下午,他便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跑到了附近的环卫中转站,说:“从明天早上开始,大家都去我们店喝汤,永远免费。”

  李峰军说,当初,他是在朋友的帮助下才有了今天的生意,“一个被别人帮助过的人,帮帮别人天经地义”。

【公益人物】陈桂清(一弘茶庄负责人)

  【爱心事迹】7年不间断邀请环卫工免费饮茶

  【善举初衷】

  36岁的陈桂清老家在兰考农村,经过多年打拼,2007年,她在天明路开了一家装修“高大上”的茶庄。说起茶庄一开业就把关注目光对准环卫工人的缘由,她讲述了自己2007年冬天清晨4点开车途经东风路时看到的一个场景。

  零下八九摄氏度的街头上冷冷清清,一名环卫人员在雪地上推着三轮车吃力前行。

  “每走几步,他就把手伸到嘴边用哈气暖暖手……”看到这一幕,陈桂清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他们实在太辛苦了。这么冷的天……说啥得为他们做点什么。”从第二天开始,她便主动走上街头开始邀请附近的环卫人员来店里歇歇脚、喝杯茶。有时候,遇到一些多次邀请仍不肯进店的人,她还会跑过去送上几包茶叶。

  “虽然做的都是些小事,但生活中有了这些小事,心里很踏实。”这些小事,陈桂清已经足足坚持了7年。

【公益人物】安迪(韩风·艾纳尔美容美发店经理)

  【爱心事迹】坚持3年为70岁以上老人和环卫工免费理发

  【善举初衷】

  今年36岁的安迪,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自小家庭条件窘迫的他,1997年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揣了几百元钱从东北老家来郑州上学。

  “学费贷款,伙食费靠打工挣。”为凑生活费,他常常在课余时间外出打工。有一天晚上从航海路返回学校时,他突然发现自己身无分文。

  “能借你1块钱吗?”眼看天色越来越晚,情急之下,安迪趁着公交车站人少向一位陌生人开了口。

  “小伙子,1块钱够吗?要不再给你10块吧。”

  听到陌生人的回答,一股暖流瞬间涌进了他的心田。

  “这件事儿虽然很小,但我会记一辈子。” 2011年,安迪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美容美发店。刚一开业,他就做出了“为70岁以上老人和环卫工免费理发”的规定。

  “懂得感恩,人生才没有遗憾。”对于这份常年坚持的爱心举动,安迪始终觉得,能为老人和城市美容师尽一份心,他所从事的这份美丽职业才会更加美丽。

【公益人物】李书琴 王平(东风路卫生服务中心保洁员)

  【爱心事迹】搀扶老年人就医,为环卫工烧开水

  【善举初衷】

  58岁的李书琴和54岁的王平,一年前在东风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识。两个人熟悉后,从事保洁工作的她们,利用工作空闲时间,携手做起了爱心事。

  “冬天那么冷,他们天不亮就开始在路边忙碌;夏天那么热,他们一边擦着汗水一边扫大街。”偶然几次聊天与附近几名环卫工熟悉后,她们从此展开了一个微型的“关爱计划”。

  “小郭,进屋歇会吧?”“小刘,给你倒杯热水吧?”……从那以后,“姐妹”俩各自提着一把电水壶,只要有空就提前烧好开水放在屋里。之后,每隔几个小时跑到服务中心外的窗台前看看,一发现有空水杯放在那儿,就自觉把它倒满。如今,附近路段的环卫工们都已熟悉了这个特殊的“爱心约定”。

  不仅如此,一年多来,她们还一直坚持着搀扶老年人问诊就医。“帮别人,就图个心里舒坦。”如今,在这对“爱心姐妹”的感染下,服务中心的保安徐来长等多名工作人员也加入了“爱心阵营”。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