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生活垃圾暂不强制分类 不具备分类运输条件

2014年05月28日 10:34   来源:兰州晚报    

 

 

  从今年5月1日起,《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正式实施,居民个人未按照规定投放垃圾,拒不改正的,最高可罚款200元。2012年7月,兰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也开始执行《兰州市生活垃圾袋装化分类收集试点实施方案》,从主城四区各选择几个规模达200户以上的有物业管理的居民小区作为试点。如今,试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小区进展得还顺利吗?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调查。

  A

  垃圾桶是分类的但市民扔垃圾不分类

  5月25日,记者在城关区黄河风情线、中山路、武都路、张掖路步行街等街道观察,由兰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设置的固定垃圾桶外箱上标示有“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字样,而且有循环箭头标注。可是很少有市民在丢垃圾时,按类别区分,只是按“就近原则”把垃圾扔到离身边最近的垃圾桶中。垃圾也是五花八门:烟头、塑料袋、泡沫饭盒、饮料瓶及废弃电池,都被扔在同一个垃圾桶中,外表崭新的垃圾桶里散发出一股异味。

  在中山路和庆阳路上,记者查验部分垃圾箱时发现,垃圾箱里面都有塑料袋、易拉罐、硬纸板等,生活垃圾和饮料瓶混放在一起,没有分类。

  分类垃圾桶是为了提高可回收垃圾潜藏的价值,将其与一些对环境有害或已无利用价值的垃圾隔离开来,但市民们为什么视而不见,仍随意丢弃垃圾呢?

  一位前来中山路某商业银行办事的张姓市民说,他从来没有注意过垃圾桶还有可分类和不可分类的功能,平时丢垃圾只知道把垃圾丢到桶里面就行;另一位女士说,手中的垃圾应扔到哪个垃圾桶中她也觉得很混乱,也搞不清楚手中的垃圾哪些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能回收再利用的,感觉“分类很麻烦”,因此她总是把垃圾扔到离自己最近的垃圾桶中。

  小区业主垃圾分类意识不强

  走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小区的居民虽然对垃圾分类表示赞同,但仍然基于各种原因,对于垃圾分类是否能够被大家广泛接受有一定的顾虑。“垃圾分类我很赞成,但日常生活中对家庭垃圾分类并不现实,一是不知道怎么分,再说也没那么多垃圾桶装啊!”家住城关区陇西路某小区的王先生的说法,在居民当中很有代表性。

  2013年,我市在50个小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陇西路上某单位小区就是其中之一。作为试点小区,小区内的住户每户家庭用垃圾收集袋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袋装,并按要求投放到垃圾桶里,随后由小区物业负责送到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收集点,再由各辖区环卫部门分别进行清运处理。

  但据这些小区物业一位值班人员讲,刚开始实施,部分居民感觉新鲜,大致分类后放置桶内。但没过多长时间,各种垃圾照旧“一锅烩”。他认为,一方面是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还没有建立起来;另一方面,居民和保洁员分类后的垃圾,垃圾车运走时又混到了一起。有些居民认为,垃圾分类是在做无用功,没有意义。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一位市民说,因为没有明确标注哪些垃圾是可回收或不可回收,也就不知道垃圾如何分类投放,大多时候他们是将垃圾全部打包扔到垃圾桶里。

  记者从城关区环卫局垃圾中转站了解到,环卫工人运送的垃圾,中转站进行压缩处理,再由垃圾运输车送到垃圾填埋场,而这整个过程,垃圾都是没有分类处理的。

  C

  环卫运垃圾混合装上车

  每天傍晚,环卫工人要对城区各个路段垃圾箱内的垃圾进行清运,他们手持黑色的大塑料袋,先后拿出两个垃圾桶,将垃圾一并倒入黑色塑料袋,然后被打包装上运输车厢。

  记者上前询问这些分类垃圾为什么没有进行分类收集运输,环卫工人称:“垃圾一直以来都是采用混合装运的。而且,分类垃圾桶装的垃圾都一样,为什么还要分类收集。”

  据了解,由于资金短缺等种种原因,我市垃圾分类处理进程缓慢,垃圾处理多年来还是采用黄土填埋的办法,填埋前没有进行科学的分类回收。“目前,我市垃圾回收的工作主要是拾荒人在干。”一位环卫工人说。

  在解放门和傅家巷垃圾清运点上,记者发现,环卫工人将各个小区清运来的垃圾,将有用的废纸皮等物分拣出来后,剩余的垃圾他们照旧“一锅烩”装上垃圾清运车。

  D

  垃圾分类需巨大投入

  垃圾分类收集为何如此之难?市城管执法局环卫处负责人说,我市的垃圾分类一直没能实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硬件限制,为实现垃圾袋装化,有关部门将市内绝大多数老居民楼的垃圾通道封堵了起来,目的就是实现垃圾的集中收集。但市内多数小区,要实现垃圾分类处理还有很大的难度,“有几个小区能同时用多个垃圾桶?”资金问题一直是垃圾分类的瓶颈,一个分类垃圾箱少则近千元,是普通垃圾箱的几倍,哪个小区会投入这笔钱?而且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后需要环保部门用不同的车辆来运载垃圾,这无疑会进一步增加环卫部门的支出。但是,居民不主动进行垃圾分类,环保部门也就无法设置相应的垃圾处理设施,而没有相应的垃圾处理设施,居民对垃圾分类就更缺乏积极性,反复作用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因此,为更好地处理城市垃圾,还需从源头上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市执法局环卫处负责人说,2013年,在近郊四区50个小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50个收集点可容纳5万户居民的垃圾,即15万人的垃圾。再按照人均日产1公斤垃圾计算,每天就会产生150吨垃圾。把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开,可回收的资源化利用使垃圾减量化,将不可回收的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开展垃圾分类收集,能够唤醒市民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我们今年将继续选择在全市规模以上的小区内继续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其目的就是让日益增多的垃圾逐步得以科学消纳,彻底解决垃圾围城的状况。”兰州晚报记者滕效宏文/图

  ■新闻链接

  我市生活垃圾采用“三分法”进行分类收集

  根据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结合我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现阶段我市生活垃圾采用“三分法”进行分类收集(今后可视新建垃圾场的处理工艺再做调整),即将居民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三类。可回收物表示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垃圾,包括纸类、塑料、玻璃、织物和瓶罐等;有害垃圾表示含有害物质、需要特殊安全处理的垃圾,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油漆桶、家电类、水银温度计、血压计、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日用化学品等;其他垃圾表示除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以外的垃圾,包括餐余垃圾、餐巾纸、卫生用纸以及家庭盆栽废弃的树枝(叶)等。

(责任编辑:秦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