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布谣传活跃度报告:6成谣言涉及“仇官”

2014年06月09日 22:41   来源:法制晚报   

  今天,北京社科院与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北京蓝皮书系列《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3-2014》。其中《谣传活跃度与北京居民认知:潜在关联实证研究》指出,谣言六成涉及仇官。谣言中涉及人员越知名、情节越仇官、求证难度越高,该谣言知晓率越高。

  对比 负面谣言数量远超正面谣言

  调查显示,在敏感性方面,被调查者所列谣言中包含负面恐惧内容的有219则,占68.2%;包含正面希望内容的有18则,占5.6%;包含中性内容的有74则,占23.1%;无法辨别类型的有10则,占3.1%。这与以往研究中负面谣言数量最多,正面谣言数量最少的结果相似。

  另外,谣言样本中包含仇富内容的有187则,占58.3%;包含仇官内容的有204则,占63.6%;包含歧视性内容的有193则,占60.1%;涉及突发公共事件的有226则,占70.4%;有求证难度的有280则,占87.2%。

  内容 过半谣言与腐败有关

  可见,当前谣言普遍包含敏感内容。

  “敏感性”源自于“敏感词”,是指“带有敏感政治倾向、暴力倾向、不健康色彩的词或不文明用语”。

  此外,据法制网舆情中心统计:“2012年网络谣言事件中,超过一半的谣言与腐败话题相关,其中官员非法敛财或冒充公职人员炫富的占20.7%。”

  报告认为,简而言之,敏感性越高,编造的相关突发事件越动荡、仇官仇富情节越强烈、涉及官员级别越高等,谣言也就越容易传播。

  网络之外“大妈”也是传谣主力

  该调查报告同时指出,表面上看,谣言主要传播渠道多涉及互联网,现实中是否如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认为,北京地区曾经发生的“抢盐事件”,并不是主要依赖于网络这一渠道,而更多的是依赖于40岁以上家庭妇女的口口相传。

  在传播意愿方面,被调查者列举的321则谣言中,有245则被调查者表示愿意与其他人讨论,占76.3%;有73则被调查者表示不愿意与其他人讨论,占22.7%;有3人拒绝回答该项目,占0.9%。可见,现实中超过3/4的人会传播谣言,而只有将近1/4的人不会传播谣言。

  文/记者王婷婷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