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整合八大社会救助资源 今后"一门受理"

2014年06月10日 09:14   来源:现代快报   

     南京江东社会救助服务中心 现代快报记者 项凤华 摄 

  生活救助、灾害救助、临时救助、教育救助、医疗救助……目前南京有多项救助,但却是多部门分头管理。为了破解救助方式“碎片化”等问题,昨天,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整合八大救助资源,形成强大的救助合力。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为解决困难群众为领一项救助补贴而奔波多个部门递交各种材料的问题,南京还将在街道办事处和镇人民政府成立社会救助经办机构,并设立“一门受理”窗口,实行“一门求助、一门受理”,让困难群众

  亮点 1 

  “8加1”救助范围更广 

  《意见》将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4项民政救助与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司法救助等4项专项救助整合在一起,形成8项救助制度,并首次明确了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简称“8加1”救助格局。

  《意见》考虑了低保对象之外的其他低收入群体,覆盖范围更广。比如,在教育救助方面,扩大到低保边缘群体;在临时救助方面,规定对低保、低保边缘等对象之外的城乡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因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医疗费用支出过高,致使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低于低保水平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南京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前,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临时生活救助已在建邺、高淳区试点,现在,意味着对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的临时生活救助将在全市全面推开。

  亮点 2 

  “一门受理”无需到处奔走 

  不同类别的救助,困难群众分别去哪申请?《意见》明确,在街道办事处和镇人民政府成立社会救助经办机构并设立统一受理社会救助申请的窗口。申请人难以确定社会救助管理部门的,可以先向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区民政部门求助,由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区民政部门及时办理或者转交其他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办理。

  昨天,家住清河新寓的朱师傅来“江东社会救助服务中心”,他是来申请经济适用房的。从咨询填表到递交材料,10来分钟。“以前我申请过租赁补贴,跑过社区、街道、民政局、房产局,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政策,搞得我稀里糊涂的。现在来这个中心办手续,不烦神了。”

  “他递交了材料,后面的事,就由我们部门之间协同办理,20个工作日内就会给答复。”江东街道工作人员小夏介绍说。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一门受理”的救助牌子已在鼓楼区13个街道全部挂起。

  下一步,南京将建立“大救助平台”,即建立包括各类社会救助对象的综合信息系统,平台将各成员单位救助对象情况、救助资源、救助数据等信息入库,并信息共享。通过整合社会救助资源,真正实现救助资源和困难群众“无缝对接”。

  亮点 3 

  主动发现救急救难 

  《意见》首次提出了“救急难”的概念,并要求及时发现“急难”对象。现代快报记者看到,8项救助制度都包含“急难”内容,存在“急难”对象的界定问题。比如,医疗救助方面,对需要急救但身分不明,或者无力支付急救费用的急重危伤病患者给予救助。

  有的时候,“急难”对象由于事发突然,自己根本不知道可以求助。对此,南京市民政局要求,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建立主动发现、及时救助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救助、早干预。

(责任编辑:徐丹洋)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