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广东湛江借力21世纪“海上丝路”建设起锚

2014年06月18日 21: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梁盛 周益臻

  首届中国国际水产博览会18日在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的广东湛江举行。

  湛江市市长王中丙在当天的开幕式上说,这项博览会,对水产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建立现代渔业产业体系,特别是对湛江借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深化与东盟水产合作,扩大湛江国家水海产品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的对外影响力,促进优势传统水产业扩大出口,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在更大空间范围内促进本地水产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在博览会现场看到,包括欧盟、美国、厄瓜多尔、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各地近200家企业,都在各自展位上忙着接洽业务,近万名行业人员参观、采购。

  美国全球水产养殖联盟国际市场开发经理卡尔森·罗柏称,该联盟现已成为水产行业最权威的认证机构,该组织从2006年开始进入中国,第一个顺利通过认证的客户就是湛江的国联水产公司。目前,国联水产公司年出口超亿美元,占中国对虾出口美国市场总额四成,旗下南方国际水产交易中心,整合中国南三省的对虾资源,吸引了东盟五国海产品来此展览、贸易。

  湛江拥有1500多公里的海岸线,海洋资源丰富,水产种类繁多,海洋经济总量在全国地级沿海城市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拥有“中国海鲜美食之都”、“国家级水海产品外贸示范基地”和“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多张水产业国家级名片。

  业内人士分析称,湛江港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海上航程最短的港口,是中国连接东盟各国的最佳海上桥头堡,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中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中共湛江市委常委陈岸明表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港口是重要条件。近日,湛江出台了促进港口集装箱发展的政策,鼓励船务公司开辟新航线,并给予补贴。未来几年,随着钢铁、石化等产业经济形成规模,湛江港的货运量将大幅提升。此外,湛江除发展临港工业、远洋捕捞、扩大湛江港口岸开放外,还将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商贸合作。

  2013年,湛江对东盟出口超过美国,金额近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逾两成。目前,东盟已成为湛江第一大出口市场。

(责任编辑:秦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