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旬老人义务行医60余载 捐款40万修桥补路

2014年07月14日 10:49   来源:中国江西网   

  核心提示

  72年前,时年22岁的虞元顺以通信兵的身份参加了抗战,长沙会战、衢州会战留下了他浴血奋战的身影。

  数年后,他弃武从医,回到老家上饶玉山做起了“郎中”,悬壶济世,并在当地小有名气。

  积攒下的那点钱,虞元顺几乎都用来做公益。据村干部统计,60多年来,老人为村里修桥补路累计捐款达40万元。而他至今仍住在破旧的瓦房里,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电。

  近日,记者来到玉山县,走近这位乐善好施的老人。

小钱治大病的善人

  2014年清明节期间,余金莲一行人从湖南衡阳跋山涉水来到了玉山县六都乡华山村。

  车子在一条煤渣路岔道口停了下来,为抄近路,几人步行约一公里,来到了村尾一个小山坳下的瓦房门口。见到虞元顺老人,余金莲不停地点头致谢。

  虞元顺老人正是余金莲的命救恩人。

  2012年春节,余金莲被诊断出胸腔积水,“当时我的肺部全被淹没,连肺叶都看不到,做了两次抽液后,一直高烧不退。”转入湖南省肿瘤医院经过两次化疗过后,余金莲一度瘦到了78斤,因为吃不消,便离开了医院。

  2012年年底,抱着最后一线希望,余金莲找到了虞元顺。虞元顺当兵时曾学过医术,如今在附近村庄小有名气。

  两个月后,余金莲的烧奇迹般退了,脸上也渐渐有了血色。

  “半年中,老人只收了4000元中药钱,和入院第一天花的钱差不多。”余金莲的丈夫算过,妻子这场病在医院花了近5万元。

  虞元顺对钱看得很淡,“我看病不为赚钱,他们远道而来,肯定是患了大病,花去了许多钱。我开的药方,都是些中药材,我只收成本价。”

  随着余金莲等患者的口口相传,上门来寻医问药的人络绎不绝。

  而虞元顺的医术在当地早就小有名气,村里人有个小病小灾的,都会找老人瞅瞅。

  虞元顺的收费很低,往往只收点成本钱,若遇到小病或者家庭经济困难的患者,干脆就不收钱。

  虞元顺因此被人们称为“神医”,但他更喜欢自己的另一个称号——“老兵”。

  抗日战争中的“风语战士”

  1936年,抗日战争的前一年,年仅16岁的虞元顺将整个家庭的重担背负在了身上,父亲的过世让作为四兄弟中大哥的他无从选择。

  远房亲戚徐先生教他学会无线电技术后,介绍他去参加抗日部队,当上了一名通信兵。

  “我刚到部队,就赶上了著名的长沙会战,接下来又是衢州会战等重大战役。”说起这段经历时,虞元顺的眼里始终浮现着一层笑意,一双粗糙的手也随之挥舞起来。

  令老人自豪的是,没过多久他就晋升为军直属通信营的一个排长,属下有20多个人、五台发报机。

  像电影《听风者》所描述的世界一样,当时的通信兵部队,被后人称为“风语战士”。

  很快,虞元顺遇上了他的另一个师傅,并从他身上学到了一身精湛的医术。

  1945年,抗战胜利后,虞元顺被调至上饶《民风报馆》做抄报员。“当时的抄报员可是技术活,要听得懂电码。”老兵成为了报馆技术骨干,拿着双倍工资。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