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开放41处纳凉点
7月22日,虽然天有些阴,没有阳光直射,但天气还是闷热得令人难受。
上午10时,家住郑州市西里路一个小区的曹大爷,从家里出来,顺路到菜市场买了些菜,然后到了位于杜岭街和西里路口的一处人防工程纳凉点。
这个纳凉点是一处地下室,被一个卖钢琴的商家承包,并改成了艺术培训中心。纳凉点其实就是该艺术中心的一个大教室,里面很凉爽,环境也挺好。曹大爷见没几个人,就边休息边择菜。
7月初,郑州市人防办对外宣布,面向全市开放41处纳凉点,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以大型商场、宾馆、社区所建人防工程为主,有不少纳凉点设置在社区附近,市民可以在家门口就近避暑纳凉。市民只要看到写有“人防工程纳凉点”等字样的相关条幅,就可随意进出,享受清凉夏日。
根据安排,气温连续3日高于35℃时,这些乘凉点就会开放,开放时间为9:30至17:30。市人防办表示,今年的纳凉点设有醒目标志,并实施专人管理,配备了饮水机、桌椅、娱乐用品等。
纳凉点颇受欢迎
近日,我省出现持续高温天气,7月21日下午4时,在全国城市天气排行榜上,气温最高的前10个城市中我省占据了9个。
连续数日的高温天气,令群众纳凉避暑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郑州开放的纳凉点“凉快”吗?能否满足群众的需求?记者为此探访了多个纳凉点。
在郑州市杜岭街和西里路交叉口,一家商业琴行的大门入口,“金水区人防工程纳凉点”的标牌很大,也很好找。进入位于地下一层的纳凉点,约百平方米的一个大房间里气温凉爽,报纸刊物、扑克牌、人防知识宣传手册、纯净水一应俱全,环境还不错。
“这几天天太热了,也不能老在家吹空调,有个纳凉点,还是很不错的!”曹大爷说,这些地下室就是天然的纳凉点,周边小区的居民都可以来这里乘凉,大家可以一起打打牌、下下棋、聊聊天,怪舒服的。
在郑州北环庙李村居住的孙大妈带着孙子来到了东风路与丰乐路口的纳凉点,在楼上的超市买完菜,顺道在这个位于地下室的纳凉点歇息起来。“几乎每天我都带着孙子来,在家吹空调又费电又容易吹出病,这里的凉气是自然的,小孩多了还能在一起玩。”
还有一些大学生也来纳凉点看书、学习。
记者在几个纳凉点走访多人,均对设置纳凉点持欢迎态度,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居多,他们一般有时间就待在这里。不少人表示,居民集中纳凉,不仅增加了娱乐性,还节约了不少电。
美中不足:不好找、商业味浓
但在采访中,也发现纳凉点有不少问题。
据郑州市人防办发布的消息,今年开放的纳凉点,主要在大型商场、社区所建的人防工程内。7月22日至24日,记者拿着今年开放的41处纳凉点地址“按图索骥”,发现纳凉点基本都处于地下,在没有明显指示的情况下,想找到确切位置不太容易。
在东风路与丰乐路交叉口,显示在某大型超市内有一处纳凉点,记者在超市内转悠了一大圈,也没有找到,在反复询问总台服务人员和保安之后,才顺着一处电梯下到地下一层的停车场,在这里看到了位于通向停车场的通道上,摆着几排桌椅,一些购物的群众在此休息,桌上还放着购买的东西。还有一些超市服务人员,也坐在这里聊天。
同样的情景出现在百脑汇,经询问工作人员,得知纳凉点在负一楼。但记者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不少在此工作的人员也不清楚究竟在哪里,最后记者在一个服务台后面找到了这个纳凉点。
除了位置“太隐蔽”外,令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纳凉点的“商业味”太浓了。
位于杜岭街和西里路口的纳凉点,是41个纳凉点中面积最大的一个,达到了1000平方米。而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一个有100多平方米的大厅外,其他空间都被隔成一个一个的“小教室”,摆放着钢琴等教学设备,让人感觉这里就是一个艺术培训点。只有椅子背面贴着的“纳凉座椅”标示,才会让人意识到这里还是一个“公益性质”的纳凉点。
在花园路与农业路口的纳凉点,顺着一楼麦当劳门店的指示牌,一直走到楼下一层,发现纳凉点就是麦当劳的餐厅,为数不多的群众坐在那里,也不知是顾客还是纳凉的市民。餐厅服务员不停地在打扫卫生,令人感觉不消费却一直坐在这里颇为不好意思。
采访中一些市民表示,政府开放部分人防工程作为纳凉点供市民享用,这体现了对民生的关爱和呵护,但是绝大部分地点都是商家提供的,商家毕竟以营利为目的,给人的感觉不太好,政府提供给市民的纳凉点还是应当回归公益性。此外,纳凉点还是有些少,大部分人都是在家附近活动,如果能在每个社区开设纳凉点,才能满足大家避暑的需求。
据了解,今年夏天,湖北武汉启动“纳凉工程”,全市开辟了1400余个社区纳凉点,社区纳凉点的设置原则上以方便群众就近纳凉为原则,每个社区原则上不少于一个纳凉点,每个社区补助5000元经费,有条件或需求较大的社区可同时开辟室内和室外纳凉点,相互补充,满足不同对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