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城镇化的德州模式:户均成本20万元

2014年07月29日 20:34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张雯 德州摄影报道

  6年间,560个村落在德州就地实现城镇化。在一个农业人口占到全市总人口70%的地方推行新型城镇化,德州已经尝试了6年。

  “两届市委书记、三位市长、四任市委副书记,6年了,德州一直在抓农民就地城镇化这件事儿。”德州市农工办副主任林晓波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历经多年,德州始终初心不改,作为一项大规模城镇化实践而言,“德州模式”确有其独特之处。7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山东德州,将居民中70%都是进城农民的袁桥社区作为考察山东的首站,而在此之前,李克强至少两次批示关于德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在其中一份上报国务院的调研报告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看到其行文中指出,“作为地处粮食主产区的黄淮海平原中心地带城市,德州所取得的经验,对于我国人口最多的广大平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具有普遍意义。”

  “一手抓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一手抓农村产业园区建设,这就是‘两区同建’。”德州市委副书记满春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6年前,德州已经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农民就地城镇化,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就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集中,传统农区实现就地城镇化。”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在“两区同建”的方式下,德州每户农民城镇化的成本是20万元,其中政府需负担的成本约为15万元。现在,德州已经通过市县二级融资平台实现融资62亿元。

  五千人大社区的规则重构/

  山东省德州市,位于华北平原腹地。德州地处黄河古道,古黄河名“德水”,德州之“德”源于德水。作为典型的传统粮食主产区,德州是全国唯一的粮食亩产过吨、总产过百亿斤的农业地级市。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在他的《社会的构成》一书中,将社会结构理解为不断地卷入到社会系统再生产过程之中的规则和资源,而实践形成的规则和对资源的分配又彼此建构对方,扬弃、沉淀之后,在当时、当地形成新的社会结构。

  而在德州农民的就地城镇化实践中,6年来关于社区规则与资源分配的重构贯穿始终。

  与山东全省相比,德州农村具有其特殊性:德州行政村数量为全省的十分之一,但村均人口却比全省少271人,一半以上的村子只拥有不到500人。小而散的村落,带来的是村级组织运转成本高、农民负担重、村级班子力量较弱、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宅基地占地多浪费高,以及难以推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因而在农民自身看来,也已出现了整合的必要性。

  2007年,德州市宁津县东崔村等5个村的村民自发联合并村,为现在的“德州模式”打造了雏形。

  东崔村曾经是一个只有460人的小村,但是通过发展蔬菜设施产业、办蔬菜批发市场,种地农民和村集体逐渐富裕起来,村里通了自来水、修建了柏油路,这也引起了周边4个村村民的羡慕。与此同时,不断发展的蔬菜产业也促使东崔村产生了土地集中连片优化生产的需求,于是5个村子协议之后,自发合并成一个拥有2600多人的大社区,共同集约利用土地,发展蔬菜产业园区和蔬菜批发市场,农民进入蔬菜产业园工作,由此变成产业工人。

  并村第二年,自来水和柏油路覆盖到整个大社区,人均增收2000多元,比农民自己单枪匹马种庄稼翻了一番还多,同时由于村级管理部门的合并,村行政开支由原来的11万元降到了4万元。5个村村民自发探索的结果,引起了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

  于是,并村建5000人以上规模大型社区、就近就地发展农村产业园区,后来逐渐成熟的“德州模式”由此破题。

  当时在德州考察的发展中国论坛、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联合调研组认为,“传统城镇化强调只有在城市才能实现‘人的城镇化’,这是‘跳农门’式的城镇化,即‘人口转移型’的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有着新的内涵,从我国国情出发,还应包含农村人口不 ‘跳农门’也可以城镇化,即在乡村也可以实现‘人的城镇化’,那么农村人口不向城市转移而城镇化,必须改变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结构。”

  民革中央“三农”委员会副主任蔡永飞在调研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以大城市为主导的快速城市化,并没有使大量进城农村转移人口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说明这样的人口转移型城镇化是片面的、不彻底的。

  “快速推进、摊大饼式的城镇化,容易造成老人农业、空心村、失地农民等新‘三农’问题。”德州市农工办副主任林晓波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农民上楼之后,如果没有钱来负担失地后的生活成本,那么他还会离开已经上了的这个‘楼’,流向能带来更高收益的地方,这会造成新的‘空心楼’,其结果就是楼白上、城镇化白干。但是我们通过实践发现,建设5000人以上规模的大型社区,与产业园区协同并进,农民上班在产业园区,下班回到自己的社区,让农民带着钱上楼,上了楼还能就近赚到比之前更多的钱,那么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社区的生活是稳定的,不会变成‘鬼城’,留得住农民的城镇化才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按照德州市的规划,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一般安排5000人左右为一个社区,乡镇驻地达到1万人以上。林晓波认为,建设大社区的优势也是明显的,不但在信息建设、金融机构设立等方面更容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而且相比“东一块西一块的分散小社区”降低了成本,减少了资源浪费,考虑到未来20年、30年的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因素带来的城镇化冗余,大型社区将比小社区有更充分的吸纳能力。    村村合并,重构的是关于 “社区”的规则;而合并之后,如何公平、公正、公开地把握对资源的分配,则显得尤为重要。

  “德州在‘两区同建’过程中,十分注重重新理顺农村基层组织与集体资产的关系。”德州市委副书记满春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利用村庄合并复垦、土地整村整治,增加了集体土地,推动农村基层组织把村级土地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把曾经的集体经济“空壳”做实。

  “你面前的这片楼房、社区、道路、绿化,我看着它们从无到有发展至今;从事户籍工作这些年,我也见过了上百个村子不计其数的村民变成市民。”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的民警张惠,9年来一直工作在数个新型农村社区,她告诉记者,“德州的城镇化让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明面上看不到的,那就是集体资产的股份化。”

  重新认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资格,将集体资产股份化,这是德州在城镇化进程中试验的重点,“做实”集体经济依托的是土地。

  记者了解到,德州每个行政村可腾出旧房占地的二分之一乃至三分之二,作为新增的集体土地,对这些土地的利用方式有三种:复垦后建成良种培育基地,由农业科技公司承包经营;流转给家庭农场、合作社、大户发展种植,或是纳入农村产业园区,吸引社会资本“下乡”投资发展农业产业链条上的上下游相关产业。这使得德州农村做到了从实处发展集体经济。

  “社区东边的袁桥商贸城是我们集体资产的一部分,村集体建成了门脸房,以每月800到1000元不等的价格租出去”,袁桥社区村委会陈瑞良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大家的养老保险由村大队支付,中秋、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村集体会对大家进行现金分红或分发米面油,这都是集体资产经营得来的收益和红利”。

  在促进集体资产盘活资源外,另一方面,就地城镇化还带来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两区同建’实现了居住向社区集中、就业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满春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德州已经有粮食、棉花、蔬菜、畜牧、花卉苗木五大主导产业,通过园区建设,农民由个体生产者转变为园区产业工人,既有土地流转形成的经营性收入,又有园区打工形成的工资性收入,打破了原来单一的收入结构,201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来自园区的收入占到了农民总收入的45%以上。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