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张“生态蓝图”管到底 呵护生命共同体

2014年08月11日 09:10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

 

  天津市宁河县修复七里海湿地后,芦苇成片,吸引180多种鸟类到此安家,成为京津冀重要的“绿肺”。

  “水呢,水在哪儿?”西寻滦河源,车进河北丰宁小梁山,我们有些迫不及待。

  “天旱,光剩泉眼有水了。”同行的陶世杰说。窗外,草似地毯稠密,树如羊群散落。

  峡谷深处,找到脸盆大小的泉口。“这是姊妹泉,水供天津;山那边,是潮河源,水通北京。”

  失望顿升。想象中,它本该奔涌叮咚。这盆静水,如何供养千万人口的城市?

  “过度放牧,水土流失,泉水断流过。幸亏人工造林12万亩,径流量大大增加。”在千松坝林场干了15年的陶世杰,感叹造林护水不易:“一亩林拨300元,买棵大点的樟子松就得40元,真叫捉襟见肘。”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投入不足,水源如何丰沛?近30年来,京津冀水资源量减少113亿立方米。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缺水,成为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最大制约。

  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连锁反应。水量小—水污染—水短缺,恶性循环。森林—湖泊—湿地减少,一个个盛水的“盆”变小,水安全亮起红灯。

  “水病”似血脉不通,雾霾致呼吸不畅。2013年,京津冀的空气质量一半以上时间不达标,北京重污染天气比例16.2%。卫星云图上的“灰锅盖”、显微镜下的霾颗粒,一次次触动人们的敏感神经。

  给超载的环境减负,让脆弱的生态坚强,三地全力压煤、控车、降尘。到2016年,北京提前淘汰1200家“三高”企业;3年内,天津升级改造1.3万家中小企业;到2017年,河北再压减6000万吨钢铁、6000万吨水泥、4000万吨煤、3000万标准重量箱平板玻璃产能。

  然而,空气会串门,水流能跨界。无论是快见成效,还是解决根本,治污都需三地联手:既要自扫门前雪,又管他人瓦上霜。

  现实问题倒逼制度设计,打响绿色保卫战,集结号嘹亮催人。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区域生态重建带来一次历史性机遇。

  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一张“生态蓝图”管到底,三项“协作机制”做到位。

  过去,各摆生态区、产业区,区域间“绿屏”断裂、“绿廊”错位。如今,“一盘棋”共识凝心聚力:制定生态保护专项规划,明确涵养区定位,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扩大生态空间。

  先看政府合作机制。

  京津冀生态圈,地缘相接,唇齿相依。敞开的生态空间,决定了生态建设的共享共建、联防联治。

  期盼蓝天白云深呼吸,不是奢望—— “大气十条”出台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防治大气污染,协作轨道已通畅。今年1—5月,京津冀13个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7.6%,区域协同发展,率先在大气治污上取得进展。

  期盼碧波清流临水立,看到希望——“水十条”编制完成,一场旨在根治“水疾”的战役即将打响。京津冀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的合作空间,次第打开。治水、节水、限水、调水、蓄水、造水,将逐步深入。

  再看生态补偿机制。

  潘家口水库是引滦入津的起点,是否划定水源保护区?立足点不同,诉求各异。天津人着急:“水库网箱养鱼,水体富营养化,影响下游吃水。”河北人委屈:“养水送水30多年,农民却过着苦日子。”

  矛盾有解,协同利益是关键。津冀已达成协议,设立水环境补偿基金,共保滦河水质。局部探索,正为全局统筹探路。水利部水规总院副院长李原园说,三地财政分灶吃饭,应建立大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跨界探索。河北治理,北京出钱。河北张百万西沟小流域治理,就得益于纳入“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项目”。

  要生态补偿,也要对口援建、产业帮扶。张家口、承德作为区域水源涵养地,能否发展工业?承德市委书记郑雪碧说:“生态好比生命线,对列入负面清单的企业,无论财政贡献多大,坚决淘汰转型。”承德瞄准高科技,与中关村合作,共建绿色产业基地。

  三看绿色GDP考核机制。

  生态与发展,核心是政绩观,让绿色GDP成为考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必须调‘绿’考评,将生态保护作为约束性要求纳入考核。”天津市环保局副巡视员刘洁说。

  门头沟区98.5%为山地,是北京的生态涵养区。“市里对门头沟不考核GDP,不考核财政收入,最看重生态建设。”区委书记韩子荣坦言,门头沟就是要守住保护永定河的门,带好修复山区生态的头。

  京津冀的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居三大城市群之首。京津冀的水资源短缺程度,与以色列不相上下。环境危机面前,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红线绝不能后移。呵护好我们的生命共同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拨云见日,共筑彩虹。

(责任编辑:秦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