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首批PPP(公共私营合作制)项目近日集中签约,率先在全国省级地方政府中将PPP投融资模式改革推进到实施阶段。此次签约项目涉及市政供水、垃圾处理等6个领域,总投资1018亿元人民币。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表示,期望通过这批项目形成“公私合作、公私双赢并且可复制、可推广的经典案例。”不过,就已签项目的合作方来看,民营企业尚未成为主力。
黄奇帆认为,PPP项目推进过程中应该满足5个前提。一是市场放开。一旦项目有了比较成熟的充分市场化阶段,就应该放手给市场。二是价格调整。收费达不到完全市场化要求,但具备价格调整空间的公共服务项目,可以逐步地调整价格。三是公共购买。对价格不能一步到位的公共服务项目,可通过政府公共采购的方式。四是资源配置。对一些投资量大而收益很低甚至免费的公共项目,政府需进行资源配置或财政补贴。
黄奇帆还提出,在PPP项目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规避风险,做好“5个防范”。一是防范“挂羊头卖狗肉”。要避免政府将风险全部兜底的行为,真正实现社会法人股权投资。二是防范社会投资者利用公共服务的自然垄断乱收费、高收费。PPP项目都是重大基础设施,投资者容易形成自然垄断,为了效益变相提高物价。三是防范在不同地区的同一项目中,因标准不统一,导致价格、收费混乱。四是防范由于操作不阳光、不透明,导致灰色交易发生。五是防范出现“烂尾项目”。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