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份淡化GDP考核 辛鸣:不能唯GDP也不能不要GDP

2014年08月14日 20:18   来源:央广网    

  【导读】多个省份调整县市考核方式,淡化GDP重视民生成为新导向。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以往说到官员的考核,人们的第一反应是,GDP最重要。而这种“唯GDP论”虽然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却催生了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一系列不良现象。

  不过,这种情况已经得到明显的改观。福建最近就取消了34个县和市的GDP考核,而去年以来,福建、山西、宁夏、河北、浙江、陕西等多个省份都对考核指标进行了调整,降低或者取消了GDP考核,同时提高了环保、民生等指标的比重。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明确取消GDP考核的县和市超过了70个。

  从这种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些新的趋势,未来,是否会有更多的地方淡化GDP指标呢?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张志红表示,地方淡化GDP考核,顺应了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

  张志红:这个变化实际上顺应了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我们抛弃所谓粗放式的GDP发展,将能够为地方提供更好的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这也是各个地方根据自己的实际发展阶段所作出的不同选择,在追求GDP发展的过程中,以GDP为绩效考核的方式,并不是来自于中央政府或者说全国统一的标准,而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于经济竞争的原因,各个地方自己自行选择以GDP发展为所谓的绩效考核核心,到现在来讲,取不取消GDP还是地方说了算。中国作为一个超大的发展中国家,在面对比较大的区域发展经济差距的过程中,各地方政府有自我选择经济发展模式的权利,也有要不要以GDP作为自己绩效考核标准的权利。当然,随着我们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唯GDP”观念一定会被取消,但什么时候取消,这是由地方政府、地方的发展情况决定的。

  我们认为,部分地方淡化GDP考核指标得到了媒体的高度评价,有专家和媒体更是认为,中国已经告别“唯GDP论”。淡化GDP不意味着放弃发展经济,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要惠及民生,要对环境友好,要让所有人都能过上体面的好日子。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会议精神都要求我们将环保和民生水平的提高与发展经济相结合,淡化GDP的最终目的,是要真正建成美丽中国、小康中国、幸福中国。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对此做独家解读。

  经济之声:好多地方都淡化或者取消了GDP考核。可以想见,未来将会有跟多地方淡化GDP的考核。那么,淡化是不是放手不管?淡化了GDP,我们是否又该相应地强化另外一些指标?

  辛鸣:GDP是恒量一个社会经济发展很重要的指标,淡化GDP是必然的,但放弃肯定是错误的,不能唯GDP,也不能不要GDP。对于中国这么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没有一定数量、一定速度的GDP,一切发展的前提都没有了。经济发展的指标很多,除了GDP之外,应该加进来的指标有比如说恒量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水准的民生指标,恒量一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指标,恒量一个社会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含金量的创新指标,恒量一个社会人民群众幸福感的幸福指标等,这一切指标将来都应该加入到我们全面衡量中国发展的指标体系中来。

  经济之声:一定程度上,政绩考核的重点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方式,对于GDP指标的淡化,对于民生和环境指标的强化,将会对宏观经济发展的理念带来哪些影响?

  辛鸣:这么一种指标的转移,会让我们的发展更加注重发展的目标、目的。中国的发展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发展的成本,我们为发展GDP消耗了多少资源,破坏了多少环境,看的见的、看不见的,都应该计算进去,不能得不偿失,也不能是一笔糊涂账。我们要更加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我们要为后代留下蓝天白云,留下赖以发展的宝贵资源,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的发展要更加注重从速度和数量走向发展的质量和效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中国发展要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要带领产业链的高端,要高端产业,要发言权,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我们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车道和新的台阶。

  经济之声:更进一步来探讨的话,这种理念的转变将如何指导目前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

  辛鸣:其实就是要让中国经济的发展转到节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上来,从注重数量发展和速度发展,转到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上来。只有这样,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才能真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就是实现克强总理所说的,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升级版就是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发展的目的。

  经济之声:十八大以来,我们对于社会发展的理解越来越丰富和全面,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关注点已经从单纯的经济发展指标逐渐转向很多普通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到的方面。现阶段,我们正在努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如何看待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

  辛鸣:其实这是一个手段跟目的的关系,经济发展是我们一切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前提也好,基础也罢,它就是个手段,中国绝对不能为经济发展而发展。目的是什么呢?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民生,我们的发展要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最高的目的是,我们要通过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为了人民的生活,是为了人的发展。

  社会发展是保障,如果没有社会发展,没有公平正义,没有和谐安定,没有基本的安全保障的话,经济发展这个手段也发挥不了作用,我们民生和人的发展这一目的也就丧失了实现的可能,所以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手段、保障和目的的相互作用。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