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不是‘悔’,很大程度取决于他心里有没有‘怕’。不悔,往往是因为不怕。不怕,首先是因为不在乎自己种下的恶果。特别是影响大、关注高的公众人物,如果抓到说认错、出来不悔过,甚至今天讲戒毒、明天又吸毒,这种恶果就尤其之大,如果连这也不怕、不悔,那岂不就成了不可救药?不怕,还可能是因为受到了纵容。这种纵容更可怕!毫无疑问,公众人物没有特权。法律没有赋予他们特权,任何人也无权赋予他们特权。
违了法、犯了错的艺人们,如果还不能拿出诚恳的态度和具体的行动改过自新,那就注定会彻底失去观众曾经给予他们的一切。
——央视评“宁财神不后悔吸毒”
这段时间,接二连三的演艺圈明星因涉毒在北京“落网”,让“明星吸毒”成为演艺圈的热门话题。
昨日,上海演艺界集体发声,呼吁所有演艺从业人员以积极、正面、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公众树立正面形象。主持人曹可凡在接受晨报采访时表示,频频曝出的“明星吸毒”事件,也应该引起媒体的反思:“是不是愿意为了博头条,丧失原则性的问题?这是我们要思考的。”
主持人曹可凡:
倡议媒体不请问题明星
听到房祖名、柯震东因涉毒被拘,曹可凡的第一反应有些震惊,和成龙有些交情的他,为孩子感到痛心。说到明星们频频曝出沾染毒品,曹可凡分析说,一方面,那些明星本身可能精神生活比较空虚,有些是自甘堕落,但不可忽视的另一方面是,“无论是媒体还是公众,对明星有些姑息和纵容。现在社会相对宽容,那些犯过错的反面典型时隔一段时间,摇身一变,重新出现在了主流媒体的头条上,更有甚者,那些曾经的负面新闻,居然成为他们另一种炒作自己的方式。所以,我想,通过这一系列的事件,媒体都需要反思一下:是不是愿意为了博头条,丧失原则性的问题?这是我们要思考的。”
曹可凡说,台湾地区媒体环境虽然比较宽松,但对一些有道德瑕疵或是案底的艺人,主流媒体之间有一种共同的无形约束,“比如之前有个台湾艺人出手打了出租车司机,后来就在台湾媒体销声匿迹了,因为大家对这类艺人不报道了。但反观我们,几部青春派的小演员,一出来,阵仗就是十几个人,看得我都不明白了,这是不是公众和媒体对他们太姑息了?”
“不是说不给吸毒人员悔过自新的机会,但他是不是合适在主流媒体、在黄金时段作为一个正面典范继续出现呢?媒体可以对他宽容,但不能纵容;公众可以对他原谅,但不能骄纵。”曹可凡强调,如果问题明星还是天天在主流媒体上“飞来飞去”,那对视这些明星为偶像的年轻孩子来说,是一件特别悲哀的事情。
这段时间,就自己主持的《可凡倾听》节目,曹可凡做了反思,“我觉得今后节目应该做一些自我过滤,多做一些正面的、有正能量的人物,要有所取舍,而不能为了收视率不管不顾。应该为整个社会环境多想一想,不能像有些媒体那样,标题越耸动越好,越癫狂越好。”昨日,曹可凡向记者表示,希望能以《可凡倾听》的名义,向媒体发出一种倡议:今后,对有道德瑕疵或是案底的问题明星,一律从《可凡倾听》的采访嘉宾名单中剔除。
歌手霍尊:
寻求灵感不是涉毒借口
内心比较空虚?寻求灵感迸发?在谈到接触毒品的最初时,几位涉毒艺人不约而同抛出这样的理由。凭一曲《卷珠帘》初涉演艺圈的上海歌手霍尊觉得,这不是可以涉毒的借口,“身为年轻艺人,首先应洁身自好,要懂得如何自控与自律,然后要有清醒的头脑防止一切诱惑。在压力很大的时候,可以用看书、看电影、听音乐、出去旅行来放松,寻求新的灵感。”霍尊强调,对于毒品,自己的态度是:珍惜健康、远离毒品,拒绝一切不健康的诱惑,“明星给公众传递的,最基本的就是遵纪守法,给大家树立正面、积极、健康的形象。”
行业协会:
呼吁从业人员不负众望
针对近日演艺圈接二连三发生的艺人涉毒事件,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在接受晨报采访时强调,协会坚决反对演出界所有人员涉毒、吸毒,“作为具有公众演示及引导作用的所有表演艺术人员都应以文明的言行自律,树立公众正面形象。”韦芝表示,文化艺术是真善美的化身,也是人民大众积极追求的精神生活,她代表协会呼吁所有从业人员追求积极、正面、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负众望。
昨日傍晚,上海市文化娱乐行业协会也向全市各文化娱乐经营企业发起了《倡议书》,要求积极深入开展禁毒行动,打击吸毒行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坚决抵制文化娱乐经营场所内吸毒的违法违规行为,发动群众及时举报吸毒行为。
(《新闻晨报》2014年8月20日)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