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我市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近日召开,研究部署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全市第二阶段综合改革工程七大类48项重点任务中,已经有16项确定方案并付诸实施,16项改革方案进入审议流程阶段,其余16项已形成工作计划。本报今起开设“综合改革进行时”专栏,对其中16项改革方案及推进措施进行系列报道。
本报讯(记者 肖姗) 作为深化全市综合改革的“当头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市编办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南京在行政审批服务上加大力度,窗口办事效率大大提升,平均办结时限由8.65天下降到4.1天。
我市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确定了六方面23项改革任务。包括: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建立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制度;规范行政审批权力运行,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机制;健全行政审批长效和配套机制。
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碰到的都是硬骨头,触及的都是切身利益,为此,我市紧紧抓住“清理”、“精简”、“下放”、“规范”、“严控”、“监管”六个关键环节。比如,“清理”环节中,把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的底数摸清核实,建立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向社会公开。清理目录之外的审批事项,对各部门以“红头文件”变相设定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该取消的一律取消,实现“目录之外无审批”。
具体实施过程中,做到“七个一律取消”:国务院和省政府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我市的初审事项和对应的行政审批项目一律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未按法定程序设定的带有行政审批性质的登记、年检、年审、监制、认定、审定等管理措施,一律取消。以强制备案、事前备案等名义变相实施行政审批的,一律取消。政府部门以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取消。通过间接管理、事后监管可以达到管理目的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行政审批中涉及的专项评估、评审、预审等,无法定依据的,一律取消。政府部门自行设立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一律取消。
“简政放权,绝不是一放了之,我们要改变方式,把该管的事管起来,有效履行职责,避免管理缺位,防止‘一放就乱’。”市编办相关负责人说,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清理。同时,坚决控制新增行政审批事项,切实管住“入口”,防止边清边增。对落实政策的中梗阻现象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严肃查处。(更多报道见A2版)
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南 平
青奥盛会圆满结束,全面深化改革成为我市头等大事。本报今起推出的“综合改革进行时”系列报道,持续聚焦全市第二轮综合改革16个重要领域的进展。
从2012年开始,南京全面系统推进综合改革工程,完成了以简政放权强区(园区)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改革任务。今年,我市又深入推进第二阶段综合改革,力争到2015年完成七大类48项改革任务。日前召开的市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要求,当前南京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必须真刀真枪抓好推进,把各项改革落到实处。
与第一轮改革相比,此轮改革涉及面更广、牵动利益更为复杂,如何把改革的各项“施工图”有序、有力、有效地落实到位,成为改革能否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要使改革落到实处,就必须要有革故鼎新和一往无前的勇气,要有善于创造的思维和善于打开局面的锐气,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狠抓落实,务求改革取得实效。
今年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中央和省委都做出了一系列改革部署。在此背景下推进我市第二轮综合改革,既要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又要确保自选动作有创新。我们要统筹推进中央、省和市各项改革举措,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确保年底交出“改革创新实质突破”的满意答卷,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改革继续推向纵深。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