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落实国务院稳增长等措施督查整改综述

2014年11月15日 10:09   来源:重庆日报   

  2014年6月,国务院第八督查组对我市贯彻落实国务院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进行了督查,对我市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指出个别区县(自治县)和市级部门存在的问题。为积极落实国务院稳增长政策措施整改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市委、市政府迅速提出“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着力推进简政放权、促进政策落地”、“着力稳投资、促消费、扩开放”等整改工作方案,梳理细化具体措施,逐条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确保整改工作措施明确、责任落实,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目前,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GDP增长10.8%。1—10月,全市投资、社零、进出口、规上工业增加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7.9%、13%、49%、12.7%、13.1%,CPI上涨1.7%。

  着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不需要审计、验资等环节,省了很多流程,比以前方便、快捷多了!”刚刚在渝中区注册登记的多鼎合公司老板张先生告诉记者,半个小时完成核名,两个小时便完成了注册登记的全部流程,不到5个小时,他便拿到了营业执照。

  张先生享受到的便利,得益于我市工商登记制度的创新。今年以来,市工商局向28个区县下放企业名称核准权,指导13个区县推行“多证联办、并联审批”制度,一次性办结企业设立的相关证照和手续,并探索出移动登记、代理登记等新型服务模式。

  此外,今年8月以来,我市还创新推行“先照后证”登记制度,工商部门除保留47项前置许可项目外,其他一律改为后置,目前全市已有1.72万户市场主体按“先照后证”登记,2.61万户市场主体受益解决场所问题。

  这一改革措施,充分激发了市民的创业热情。数据显示,今年8月—10月,全市新设立企业2.82万户、注销0.22万户,净增2.6万户,同比增长54.6%,创同期历史新高。截至10月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166.29万户,注册资本总额21545.74亿元,分别比去年底增长8.52%和28.01%。

  重庆近期签约涉及资产总额超千亿元的PPP(公私合伙或合营)战略合作项目,涉及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土地整治等领域,参与合作的既有央企,又有外资企业,还有混合所有制民营资本。这标志着重庆PPP投融资模式改革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社会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不仅有利于公共设施投资加快,适度减少政府债务,还能扩大外资、民营企业、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推动国有企业进入混合所有制改造。更重要的是,这项改革创新能够推动政府财政资金用于最需要政府出钱的服务领域,加大力度改善公共服务。

  与此同时,为了助推经济结构调整,重庆一改过去“项目补贴”扶持产业发展的传统方式,组建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以市场化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在多个领域进行新兴产业的股权投资。

  为此,我市专门成立了基金管理公司,并与14家基金管理人签署合作协议,储备投资项目400余个。目前,我市正在研究建立基金投资止损、绩效管理等配套制度,以进一步充实完善投资项目储备库。

  此外,为进一步增强国有文化资产活力、影响力和控制力,今年8月,市委常委会还审议通过了《重庆市深化国有文化资产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国有文化集团改革、深化市级国有文艺院团改革、调整文资公司功能和完善国有文化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等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挥国有文化资产主力军作用,带动文化产业快速成长为我市支柱性产业。

  着力推进简政放权、促进政策落地

  “以前要来回跑三层楼,报4套表,现在只需要跑一个窗口报一张表就可完成。”得益于行政审批流程的优化,刚给单位职工办完社保的江北龙葵公司负责人姚先生说,提供了参保资料到窗口申报后,其余的工作就再也不用他操心了,均由人社局代办。

  去年以来,重庆市分五批承接审批项目77项,取消159项,下放357项,进一步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今年9月,我市印发《关于开展规范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工作的通知》,要求市级各部门开展流程图绘制及服务大厅建设工作,并指导、督促市级各审批实施部门根据本单位已公布行政审批项目,逐项绘制简明扼要、清晰易懂的审批流程图,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和申报材料,压缩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

  据了解,当前,市级层面的47个审批实施部门已基本完成流程图绘制工作。近日,我市又提出了第二批取消下放审批事项目录,目前已提交市政府常务会审议。

  此外,为抢抓国家金融创政策机遇,丰富与完善金融市场,重庆正在稳步推进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开办互联网金融业务。

  在放开政策的同时,我市明确小贷公司开办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运行模式、经营范围以及禁止性规定,并着重强调,要加强小贷、担保互联网金融业务指导和风险管控。要求小贷公司对自建互联网平台或选择合作平台应持审慎态度,要严格审查合作平台的合规性,不得与涉嫌搞资金池、吸收存款、集资诈骗的平台合作。

  政策的迅速落地为重庆金融市场的创新繁荣提供了保障,截至10月底,全市已有互联网小贷公司5家,贷款余额72亿元,累计放贷2042亿元;互联网融资担保公司2家,在保余额28.89亿元。

  着力稳投资、促消费、扩开放

  重庆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发展阶段,大规模资金密集型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建筑业、房地产业迅速发展,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因此投资的增长,对全市经济“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一大批新兴产业的聚集为全市的投资增长增添了动力。

  特别是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决定,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产业、跨境结算和融资便利化、保税贸易等服务贸易“五大专项”工作,使之成为重庆吸引市场资本的新增长极,成为重庆扩大开放的产业窗口。

  在大数据产业链集群打造方面,今年以来,我市已陆续引入法国源讯、亿赞普等龙头项目,带动效应初步显现,全市前三季度引进相关产业项目总投资703.9亿元,其中外商投资344.7亿元。

  同时,为加快推进跨境结算和投资融资便利化,我市推动扩大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目前已累计实现外汇资金集中运营量达1.5亿美元;前三季度全市4家具有资格的银行办理离岸银行业务41.9亿美元,同比增长82.7%。

  消费也是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信息消费”的同时,也通过组织节庆促销活动、开展农超对接、发展夜市经济等方式,努力激活商贸流通,拉动市民消费。

  尤其是在发展“信息消费”方面,今年以来,我市陆续引进京东电商产业园、唯品会、阿里巴巴以及菜鸟科技等知名电商企业的落地建设,商社集团打造的跨境电商“世纪购”、中西部首家健康医疗产品跨境电商平台“和平全球购”等平台已陆续上线运营,重庆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一期项目及其解放碑延伸平台也已顺利开业。

  此外,今年我市成功举办了第91届全国糖酒会、第13届中国金属冶金展、第75届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等知名展会活动,举办了四季购物美食、全国消费促进月、“重庆品牌全国行”等活动,充分激发了市民的消费热情。

  今年以来,我市加快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推进“医养结合”,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整体改造项目、重庆总工会南温泉疗养院、重庆市第二社会福利院老年残疾人收养康复中心、重庆市革命伤残军人康复医院老年介护楼等医养结合项目陆续建成并投用。同时,我市还在巴南、江津等区县探索培育养老服务消费产业链条,做到发展与惠民两不误。

(责任编辑:杨默)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