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成立深圳首个智能穿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2015年01月29日 11:07   来源:深圳商报   

  1月28日,深圳宝安区智能穿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国家级孵化器——宝安区桃花源科技创新园内正式揭牌成立,成为全市首个智能穿戴产业联盟,为宝安乃至深圳市智能穿戴产业链企业搭建了一个产、学、研、资协同创新的交流平台。

  宝安智能穿戴产业年产值达10亿

  据悉,宝安区智能穿戴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由深圳市哈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亦青藤公司、深圳市卓越兄弟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联盟集聚智能穿戴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中科院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大数据平台、产业园区、金融资本等要素,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金融资本有效对接的技术产业联盟,打造产、学、研、资多赢的科技创新平台,进而将宝安打造成国内重要的智能穿戴产业基地。

  据介绍,目前,中国智能穿戴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全球大部分智能穿戴产品皆由深圳制造,而大部分产品制造企业聚集在宝安,产品主要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手镯等等,区内智能可穿戴产业链的企业约有200家,直接从事可穿戴终端设备生产的企业约有100家,产值占到了深圳该行业60%以上。行业预计,2014年产值已达10亿元。目前,宝安每周都有2至3家转型或新成立企业投身到智能可穿戴产品的开发应用与生产。

  尽管宝安区智能穿戴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宝安区委区政府早已从市场信息中敏锐地嗅出这一生机无限的领域,多次召开相关座谈会,为智能穿戴企业排忧解难。区委书记田夫、区长王宏彬亲自带队深入企业调研考察。田夫曾在多个场合表示,智能穿戴等未来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宝安要先行一步,将其作为产业转型的方向之一,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高地,做行业“领头羊”。

  宝安区区长王宏彬高度肯定企业自发组建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的“抱团”做法,并表示政府将针对未来产业提出具体的扶持政策和相关措施,助力产业发展壮大。

  智能穿戴产业园有望4月开园

  在揭牌仪式现场,宝安区科技创新局主要负责人介绍,高科技产业已成为宝安区名副其实的主力军。2014年,全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927亿元,增长12.4%,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8.4%;全区上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92家,总量达到905家,实现两年翻一番,稳居全市第二。同时,宝安又是创新大区,2014年,政府科技投入达2.13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85.6亿元,增长21%,占GDP权重提高到3.6%。全区专利申请总量超过1.4万件,居全市第二,其中发明专利超过2200件,增长17%,高出全市19.4个百分点。

  该负责人透露,宝安区将实施“大孵化器”战略,有望于今年4月打造一个智能穿戴产业的专业科技创新园,聚集和引进一批行业内龙头企业落户宝安。

  评论

  抢占“未来” 宝安做得好

  宝安区率先成立智能穿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宝安乃至深圳市相关产业链企业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交流平台”,无疑为宝安区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再添了“一把火”。

  众所周知,宝安是深圳发展之“根”,也是久负盛名的产业大区。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传统发展模式局限和经济运行瓶颈日益凸显,产业转型、发展升级,乃必由之路。近年来,宝安区委区政府高屋建瓴,提出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自主创新产业体系,出台了促产业转型“1+5文件”等多项配套政策,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取得了明显成效。在近日召开的宝安区五届四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又提出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

  从去年下半年起,宝安区新班子搭建不久,就提出转型升级“四大计划”,进一步推动未来产业发展。决心做大做强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引领价值显著的高科技企业,用宝安区委书记田夫的话说,就是要改变“眼见千船出海,不见航母巨舰”的不利局面,希望培育出超级航母群,带动传统产业大区向现代产业强区迈进。

  瞄准前沿,决策思路转型。智能穿戴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正方兴未艾,被誉为未来产业。宝安区的决策者敏锐洞察到其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相关部门积极作为,不断“牵线搭桥”,将“埋头苦干”、各自为战的关联企业,陆续“发掘”出来,推动产业链整合,并打造信息、技术及市场共享平台,让原本单打独斗的企业,能够发挥整体力量,形成竞争合力。

  深圳产业发展史就是“抢先一步”的创新史。没有当年敢为天下先,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勇气,就没有深圳改革之初的繁荣;没有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决断,就没有深圳今日的辉煌。 面向未来,继续快马向前,这是深圳精神的特质,也是历史赋予的使命。宝安做法,很好地诠释了“抢占未来”的涵义。

  谁抢占了未来产业制高点,谁就赢得了傲视群雄、决胜千里的先机。主动作为,快马向前,宝安做得好。(记者 赵川 邓红丽)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